
正在建設中的帆船賽碼頭。 三亞晨報記者 陳文 攝
開欄語: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新聞背后的故事,獲得更多重大新聞的信息,三亞晨報決定不定期開設“一周新聞縱深”專欄,追蹤新聞詳情,預測新聞走向,幫助讀者求知。今日刊登第一期,關注“沃爾沃帆船賽”新聞背后更多的資訊。
核心提示
“中國三亞號”是2011-2012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中唯一以城市命名的參賽船只,毫無疑問,它承載著三亞人太多的期望。這個以打造“國際著名旅游目的地”為核心目標的新興旅游城市,正試圖通過一次全球品牌宣傳與推廣,得到世界上更為廣泛的認知。那么,“中國三亞號”能否不辱使命,成功地完成三亞的全球推廣之旅呢?
找上門來的“大生意”
三亞市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局長廖民生最近為沃爾沃帆船賽的事情忙得寢食難安,他也是見證沃帆賽與三亞合作全過程的人。
“是他們主動找上門的”,廖民生肯定地說。他介紹,2008年青島作為全球經停港之一參與沃帆賽以后,沃帆賽組織機構就看上了三亞,希望三亞能作為下一屆賽事的經停港。他們與三亞市政府接觸,但因為一方面要價太高,另一方面三亞也沒有現成的國際帆船賽碼頭而被三亞“否”了。但沃帆賽組織機構并未“死心”,找到了三亞市的一家企業,希望通過另一種方式與三亞合作。
至于沃帆賽想來三亞的原因,是令三亞人有底氣的——三亞的氣候和水域條件太好了。廖民生介紹說,沃帆賽船隊航行到中國時,恰好是2月份,正值中國北方嚴寒,青島氣溫低于零下10度,對碳素賽船構成極大威脅,而且作為必經之路的臺灣海峽,海底地形復雜、暗礁很多,不利于賽船航行,直接造成一條參賽船只觸礁退賽。
而三亞的2月份是全年最舒服的時間,2月份的三亞是全中國最舒服的地方。沃帆賽不想放棄中國市場,它就要想辦法在中國找個適宜的地方作經停港。
沃帆賽最終找到了三亞鹿回頭旅游區開發有限公司。雙方都有合作意愿,最終他們和省、市政府達成一致意見:三亞成為2011-2012賽季的沃帆賽經停港之一。碼頭由三亞鹿回頭旅游區開發有限公司來建,并享有管理和使用權30年;政府對碼頭享有所有權,并在賽事方面給予政策、宣傳等方面的支持與合作。
三亞市在全球83個申辦城市中一舉勝出。2010年1月28日,海南省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三亞鹿回頭旅游區開發有限公司與沃爾沃盛事管理(英國)有限公司簽署了《主辦港合同》。“生意”成交。
[page]超國際水準的經停港
三亞鹿回頭旅游區開發有限公司有自己的打算:建就建世界頂級的港口,只要能滿足沃帆賽的要求,那美洲杯也可以來;國內大大小小帆船賽更不在話下。
在辦妥了各種手續后,2010年10月,碼頭開建。整個港口占用海域面積15公頃,占地面積7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0平方米。集購物、接待、會展、辦公等功能為一體。在東防波堤一側,靜臥著一塊1.4萬多平方米的混凝土游艇存放平臺,“即使不辦帆船賽,各種船展、車展、濱海商演,什么活動都能接下來。”帆船港項目建設負責人稱。
“在最低潮位時,港池內的大部分區域保證6米水深。沃爾沃公開級70賽船的吃水深度要達到4.5米,為了預留足夠空間,賽船停泊區水深要達到5.5米,我們在此基礎上又加深了50厘米。”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對于質量標準控制,要超過賽事本身的要求。
在經停港施工現場,一條58米長的泥駁船正緩緩進港。這位負責人介紹說,超過36英尺的帆船就叫“大帆船”,沃爾沃賽船是70英尺(約合21.5米),連58米的泥駁船都能進港,說明港門寬度也綽綽有余。“現在三亞最大的游艇只有105英尺,也就30米多一點,因此,這個帆船港舉行各種賽事和船展完全沒問題。”
為充分展現帆船港的高貴、奢華,承載著340多個泊位的浮碼頭全部采用重型混凝土浮箱,比起其它碼頭所采用的塑料浮箱,這種混凝土浮箱極其平穩、舒適,當然造價自然高昂許多,工藝也更為復雜。
“整個港口——包括水上建筑和陸域建筑,爭取10月底完工,之后會適時安排一些活動,測試一下港口的總體運行,為明年2月初開始的沃爾沃賽事經停活動做好準備。”項目負責人介紹說。“你看,這個地理位置多好,身后這座山梁擋住了很多強風,這個港口就是一座天然避風港,正前方是離國際航線不遠的鳳凰島,斜前方是東島、西島,西邊有鹿回頭嶺,對岸就是三亞灣”這位負責人指著對面的風景說。
這也表明,三亞這個經停港,論自然條件,無可取代,在賽事上,也努力做得臻于完美。
[page]“三亞號”9個月的光輝旅程
為了充分利用本屆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這一國際推廣平臺的影響,冠名一艘賽船直接參賽的設想已經醞釀了很久。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6月17日,海南省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為“三亞號”命名,并為“三亞號”船長、曾榮獲兩屆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冠軍的邁克 桑德森頒發了任命書。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以這種方式參與到沃帆賽中,“三亞號”也是本賽季中唯一一艘以城市之名命名的船只。
與靜靜期盼船隊抵達的三亞帆船港相比,“三亞號”這個云帆高掛、旗幡招展的移動載體,在漫漫9個多月39270海里的旅程中,將載著“三亞”這一城市品牌,縱橫四海,并最終歸航于熱衷航海、酷愛旅游的歐洲人的視野中。
為什么要冠名一艘賽船參賽?廖民生介紹說,在上屆賽事中,青島曾和愛爾蘭聯合冠名一條賽船“綠蛟龍”號,雖然也融入了中國元素,但不夠明顯,對青島市的宣傳效果就更微弱。這次直接以“三亞”冠名,并把城市LOGO直接印到船身和船帆上,不僅宣傳效果明顯,也將激發廣大富有愛國熱情的中國同胞的關注和支持。
據經停港項目負責人介紹,沃爾沃每條賽船上都裝有衛星通信裝置,11名成員中,專門有一名媒體船員負責將船隊在洋面上航行期間的錄像、照片、文字描述上星,發給設在西班牙阿里坎特的沃爾沃賽事總部。船隊在各主辦港經停期間,將按慣例參加抵達歡迎儀式、上一賽段頒獎儀式和晚宴、混合賽、港內賽、下一賽段起航儀式等五大重要活動,以及主辦港自辦的各類宣傳推介、本地特色民風、民俗展演活動。
而三年一屆的沃帆賽,向來都倍受關注。上個賽季的數字顯示,55個國家的319家媒體全程跟蹤賽事,注冊媒體已達2223家,賽事注冊記者遍布44個國家。
三亞將從沃帆賽中得到什么?
三亞能從沃帆賽中得到什么?廖民生認為,這是能體現三亞不可替代性的比賽,能使三亞的優越條件通過賽事更加為人所知;而且與世姐賽相比,它是一個國際頂級的體育項目,也能更豐富三亞的城市品牌。
經停港項目負責人認為,首先,作為全球10個主辦城市之一,三亞從理論上,將得到賽事十分之一的國際曝光量。而對“三亞號”賽船來說,其關注度會更高——作為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歷史上首次強勢出擊的中國元素,“三亞號”一定會引起世界的好奇與矚目。而對億萬中國人來說,因為有了“三亞號”這一視覺落點、心理落點,原本并不熟悉、并不熱衷的這項世界頂級航海賽事,將像斯諾克、冰壺賽事一樣,在中國產生巨大的親和力與吸引力,由此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
“我們可以橫向進行一番比較:西班牙東南部的一座瀕地中海的小城阿里坎特,人口只有30萬,原本默默無聞。為了借助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達到宣傳城市品牌目的,該市不遺余力地爭取賽事首發港資格,一次性投入了20年的旅游預算,簽了三屆賽事的首發港合同,結果一屆賽事下來,該市不僅被全世界的航海迷所熟知,直接經濟收入達到了1800萬歐元。此外,沃爾沃賽事總部設立于此,為當地解決了1500人的就業問題。由于尚有兩屆賽事首發港權益可資利用,預計該市還將獲得8000萬歐元以上的經濟利益。”這位負責人預測,“三亞號”和三亞市將獲得極其可觀的精神、物質雙豐收。
“當然,這還取決于我們的宣傳策劃能力。個性化活動組織得好,才能最大化地利用沃帆賽的影響,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位項目負責人認為。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