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淡季旅游如何做好營銷?
淡季旅游“直線下降”
進入6月以來,三亞的旅行社分明感到了旅游淡季來臨帶來的變化。中國青年旅行社三亞分社總經理助理王彬更是形象形容其為“直線下降”。
“這一陣來的游客數量相比旺季時有很大下降,特別是團隊游客”。王彬介紹,其實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每年這個時候都是一個淡季。隨著“五一”后游客量減少,工作量減輕,公司開始有計劃地安排員工輪休,并組織一些培訓等。
“做旅游的就是這樣,基本每年都會有一個淡旺季。”三亞金舜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客戶總監趙燕也這樣表示,除了休假,停止招聘員工,保持現有規模也是旅游企業的重要“貓夏”方式。此外,有一些稍具規模的旅行社和企業會走出島進行宣傳吸引游客。
“主要是游客對三亞的氣候還不夠了解,認為一到夏天會特別熱,實際上氣溫并沒有內地的一些地方高。”三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唐嗣銑說,其實,不僅是海南,其他一些旅游目的地,比如云南、廣西等地也都有淡旺季之別。但在一些游客的印象中,內地都那么熱了,海南豈會更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游客出游三亞的選擇。
據唐嗣銑介紹,隨著夏季北方一些適合旅游地區增加,來三亞的游客相對出現了分流。2010年三亞市旅游統計數據顯示,從4月份三亞旅游客流量進入了下降階段,6月份旅游客流量比1月份和2月份減少了近40%。“今年情況大致如此,但這兩年三亞夏季旅游客流量已經有了明顯增加。”唐嗣銑說,在2003年左右,三亞一到旅游淡季,餐飲、旅行社等很多地方都關門歇業,經過幾年時間政府部門的“清涼一夏三亞度假”夏季旅游營銷推廣,今年三亞旅游從暑期開始由淡趨旺。
“三亞不僅僅有海”
目前,三亞已經成為沿海旅游度假勝地。但三亞市旅游協會秘書長謝祥項認為,三亞旅游想要發展的更好,必須打破常規,豐富旅游產品,此舉不僅能逐步拉平淡旺季之間的差距,也將使得三亞旅游業更健康發展。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產品設計中,目前旅行社過多考慮“請顧客關注”,而不是考慮“關注顧客”。三亞旅游產品的單一、同質化也是造成三亞旅游市場淡旺季差別巨大的原因之一。
“我們必須要思考,游客來三亞后除了海還有什么可以吸引他們。”謝祥項說,目前三亞旅游產品設計主要針對冬季老年人市場、寒暑假家庭游和會議市場,其他類似探險等深度游還比較匱乏。
“目前隨著暑期來臨,家庭游也開始逐漸升溫,但三亞旅游產品及路線設計等應向更多消費群體擴散。”謝祥項舉例,比如從婚紗到婚禮的轉變,打造婚慶蜜月旅游。據了解,目前一些高端酒店所做的名人婚禮已經稍具規模,但客戶需求量大的中低端市場仍基本是空白。三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唐嗣銑也表示,三亞美麗的自然風景和“天涯海角”的愛情寓意都是打造婚禮旅游市場的絕佳條件。
“我們很多旅游產品還缺乏主題,內涵也不夠豐富。”謝祥項說,與旅游相配套的飲食、購物及民族文化等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闡釋,即使硬件設施具備,軟件也未必跟得上。
“三亞旅游市場是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完善自己,同時還得讓外面的人知道三亞不僅僅有海。”謝祥項說,毋庸置疑的是,三亞對外宣傳已經對旅游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的宣傳力度相對尚小,沒有形成規模的、集中的宣傳。“如果劃分好國內外市場,再集中一個個對這個市場進行‘全媒體’形式的宣傳,效果會更好。”謝祥項說,同時,宣傳的渠道也決定了宣傳的最終效果。
旅游也要有“夜場”
“如果白天熱,可不可以考慮在晚上出去游玩。”對于三亞旅游市場的拓展,三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唐嗣銑提出了一個建議。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夜經濟”、“夜旅游”已不再陌生,它是在為市民及游客提供購物、娛樂等夜間消費模式的基礎上,又提供了一個文化消費平臺,同時也帶動城市夜間旅游的發展。
據了解,夜間文化旅游,在三亞一直是旅游中的一個空白點。白天看海,晚上睡覺基本是很多游客來三亞的寫照。“比如來三亞開會的人,可以白天開會晚上游玩。”唐嗣銑說,按照他的想法,夜間旅游包括晚上浴場、高爾夫、購物、娛樂等,但除了一家高爾夫場地此前曾一段時間營業外,三亞至今還沒有晚上浴場及一些高檔運動娛樂場所。
“三亞至今還沒有一個可聚人氣的主題廣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三亞旅游‘夜場’的發展。”唐嗣銑說,三亞可供市民和游客游玩購物的公共場所比較分散,再加上交通不夠完善等原因,這些場所人氣并不夠旺。
“三亞是一個很安全的城市,但如果要發展夜經濟,治安一定需要更有保障。”唐嗣銑表示,三亞旅游經濟如果向夜經濟拓寬,將會更加豐富三亞旅游的內涵。“夜旅游”首選要做的是研究消費心理,規劃先行。同時,政府需在設施、交通、治安等方面也需要同步推進。價格合理是長久支撐。
在采訪中,一些來三亞旅游的游客表示,淡季較低的價格是他們選擇三亞的首要原因。“現在每天500元吃、住、行,基本就可以在三亞玩得很好,目前來三亞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一位內地到三亞游玩的趙先生表示,與過年時候的旺季相比,現在來三亞無論是機票還是酒店價格都比旺季便宜很多,能省下將近一半的錢。
在很多游客眼中,三亞旺季時人滿為患,價格奇高,服務跟不上;淡季時人跡寥寥,大打價格戰。“過年時的高房價嚇走了不少人。”趙先生說,不僅如此,三亞旅游市場在外的名聲也大打折扣。
“我們需要給外地游客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價格、天氣及時間等,承認淡旺季存在,并讓他們知道什么時候來三亞會有怎樣的消費水平。”唐嗣銑說,比如每年4月1日起,景點、房價等統一降價,這樣的信息宣傳出去,前來三亞旅行的游客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時期出游。
在產品價格上,有業內人士分析,很多旅行社一味追求“低價低質”、“高價高質”,忽視了開發“低價高質”產品的可能性。比如,隨著暑期來臨,旅行社可以針對教師、學生這樣的群體,把旅游產品組合好,開發出一些新的旅游產品,同時把價格適當優惠下來。
“三亞夏季旅游市場不僅要吸引大眾游客,還要形成真正的高端群體。”唐嗣銑說,政府部門還需要著力打造能滿足游客需求的公共區域,引導消費,形成一定的旅游市場,才會讓更多人接受和認可。
(于靜宜)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