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族民間舞蹈《咚鈴伽》
黎族民間舞蹈《咚鈴伽》
黎族民間舞蹈《咚鈴伽》,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流水號:18;項目名稱 :黎族民間舞蹈《咚鈴伽》;項目類別:民間舞蹈;實施部門: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代碼:05。
《咚鈴伽》舞是流傳在五指山腳下最古老的黎族傳統舞蹈之一。咚、鈴、伽是黎語譯音,指簸箕、錢鈴和尖刀三種生活用具。該舞原是黎族民間傳統的比武競技活動,后被人們用在簸箕上比武定親而得名。
傳說很久以前,有兩個黎族青年同時愛上一個黎族姑娘,姑娘左右為難。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她選擇了在簸箕上用錢鈴和尖刀比武的方法,贏者將成為自己的意中人。從此,《咚鈴伽》舞便在民間流傳。該舞表現了黎族青年為追求愛情敢于拼搏的武士精神,體現了黎族青年執著的性格和勇敢、剽悍精神氣質。反映了黎族姑娘崇拜英雄、追求婚姻自主自由的理想信念。
該舞產生于黎族“合畝制”的遠古年代,清末民初時較為盛行,流傳于瓊中吊羅、上安、長征一帶,現已失傳將近百年。
該舞蹈是雙人對打錢鈴雙刀,傳統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一米見方的簸箕放置在一個約0.6米左右的木臼上,表演者一人手舞錢鈴棍,一人手揮雙刀,在木臼簸箕里按一定招數和套路踩著節奏對打,誰將對方逼出簸箕外,便是贏家。
《咚鈴伽》舞有古、奇、險、絕的特征,有濃厚的黎族傳統民間舞的氣息,其表演古絕奇特,表演節奏明快灑脫,表演動作驚險激烈,表演形式獨具一格。表現了黎族青年為追求愛情敢于拼搏的崇武精神,體現了黎族青年執著的性格和勇敢、剽悍的精神氣質,反映了黎族姑娘崇拜英雄、追求婚姻自主自由的理想信念。 黎族地區歌舞盛行,男女戀愛期間,歌舞是最能打動和感動對方的,咚鈴伽舞蹈本身帶有一種拼搏、打斗的英雄色彩,所以舞者更是女孩傾慕的對象。
《咚鈴伽》舞是黎族優秀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源于生活,又經藝術家們的創造而升華,異花獨樹于海南眾多的傳統民間舞蹈之中。它的挖掘重現,不僅充實了黎族優秀的民間藝術寶庫、豐富了黎族優秀傳統民間舞蹈的內容,而且又一次用舞蹈語言向世人講述了黎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
黎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更崇拜英雄。由于自然和歷史的原因,黎族人民長期居住在信息閉塞的深山老林之中,居住環境經常受到自然災害和野獸的攻擊,黎族人需要勇氣來戰勝迷信和各種自然災害,因而英雄成了人們心中追求理想信念的偶像。黎族的青年男子極具武士精神,他們剽悍、勇敢、執著、善良,為了理想和信念,他們敢于斗爭。舞蹈體現了黎族人民的傳統美德。
《咚鈴伽》舞的重現,再次使人領略到黎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深厚與淵博,領略到黎族民間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對研究黎族舞蹈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很有研究價值。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