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7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蔡于博)“山海黎鄉 純美昌江”——每當輕吟起這句朗朗上口的宣傳詞,眼前便仿佛鋪展開一幅壯麗、唯美的畫卷。7月14日至15日,“全國網媒齊給力,聚焦海南旅游新業態”市縣行走進昌江黎族自治縣,飽覽由棋子灣、霸王嶺、王下洪水村以及周邊景觀組成的“一灣一嶺一黎鄉”獨特風情。
“全國網媒齊給力,聚焦海南旅游新業態”市縣行走進昌江(南海網 徐開飛 攝)
昌江棋子灣美景(南海網 徐開飛 攝)
海岸線:棋子灣風光獨特正在開發 海尾濕地是稀缺資源需保護
昌江棋子灣度假養生區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旅游景區和度假區之一,位于昌化鎮北面3公里處。這里海灣平靜、水清見底,沙細質柔、清白如銀;在海灣沿岸的圓形沙灘上,鋪滿紅、藍、綠、黑、白等各色卵石,圓潤潔凈猶如棋子,被稱為“棋子籃”;四周山坡上綠草如茵、花繁蝶舞,叢生的仙人掌與野菠蘿充滿熱帶風情,令人心醉。根據規劃,昌江棋子灣旅游度假區未來將建9家五星級酒店、文化體育公園、游艇碼頭、商業廣場、海灘公園等;還將建設50萬平方米的度假公寓、酒店式公寓;建設供水廠、污水處理廠。昌江雨潤·棋子灣旅游度假區一期項目及昌江恒盛元五星級旅游度假酒店已開工建設。
同樣位于昌江北部海岸線上的海尾濕地公園則以良好的生態著稱,是海南少有的保護較好的內陸淡水沼澤濕地,濕地植被蓋度≥30%。經過野外調查與室內分類鑒定分析和統計,植被類型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組成,其中有水生荷花、桉樹林、木麻黃、沙立灌木林和水生植被;動物類型則有游蛇、淡水龜等爬行類,飾紋姬蛙、花姬蛙等兩棲類,鴨類、鷺類、鸻鷸類以及秧雞科鳥類等。在多年的努力下,濕地公園通過瓜林套種、挖塘泥植樹等手段改善了海岸線的沙漠化,生態效益巨大,是生態旅游、休閑、科普教育的好去處。目前已建成六座風格各異的別墅院落,開放后將用于住宿接待。無論是在海邊小木屋吹風聽濤,或是在濕地旁的江南風格園林內觀鳥啼蛙叫,都能帶給游客舒心愜意的美好感受。
“昌江海灣沿線景觀非常奇特,實屬海南少有。”海南大學旅游學院趙全鵬教授感嘆,雖然海南全島海灣眾多,但棋子灣這樣集銀灘、碧海、奇石和熱帶灌木等景觀為一體的高品位資源卻是唯一的;海尾濕地作為罕見的濱海濕地景觀更是稀缺,有望申請成為省級乃至全國濕地保護區,進行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注重保護,力爭持續擴大濕地規模,創造條件以豐富生物多樣性,凸顯生態價值將使旅游開發更具觀賞性和趣味性。
[page]霸王嶺雨林棧道(南海網 徐開飛 攝)
風格古樸頗具地方特色的霸王嶺雨林老屋酒店一角(南海網 徐開飛 攝)
霸王嶺:旅游接待條件逐步完善成熟 可借長臂猿形象打出品牌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久負盛名,在這片蒼莽的原始熱帶雨林內,分布著已知的野生維管束植物220科976個屬2213種,天然的野生蘭花、見血封喉樹、桄榔林群落等造就奇特景觀,密布的綠色植物釋放出高濃度的負氧離子,賦予霸王嶺“綠肺”的美譽;已知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28目85科36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6種,是一個生態系統和生物種類稀有性強、多樣性豐富且非常典型的熱帶生物基因庫,不亞于大熊貓價值的又一個國寶——海南長臂猿就僅分布于霸王嶺的熱帶原始雨林之中。
目前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區有雅加景區和白石潭景區等,集探險、科考、度假休閑、森林徒步等功能為一體。其中由情道、霸道、天道等登山口及會議度假中心組成的雅加山莊接待設施較為完善,行走雨林棧道可謂“要險有險,要美有美,要奇有奇,要幽有幽”,入住全木板構造的林中木屋更可感受大自然“動中有靜,靜中有韻”的完美結合。新近開業的霸王嶺雨林老屋溫泉酒店也為游客新增了一個度假的好去處。由當地林業局利用老舊的職工宿舍改造而成的酒店客房,外部古樸原始,內部豪華舒適,在充分節約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又能為游客帶來美好的享受,處處彰顯出低碳、本土的文化特色。
霸王嶺的旅游接待條件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受到眾多省內會議及自駕游客的親睞,但在省外知名度還不夠。海南大學旅游學院趙全鵬教授設想,可將“海南長臂猿唯一棲息地”的概念用足,以推動旅游發展——雖然并非人人都有機會看到長臂猿,但把長臂猿包裝成為昌江的一個標志做旅游形象的宣傳,類似大熊貓的國寶形象對于四川雅安的影響一樣,應該能吸引更多游客。
[page]群山環抱中的王下洪水村(南海網 徐開飛 攝)
曲徑通幽的王下皇帝洞(南海網 徐開飛 攝)
王下鄉:到“海南小西藏”登皇帝洞 感受黎族原始民居文化
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稱的昌江王下鄉座落在雅加大嶺和黎母嶺群山環抱中,境內森林繁茂、河流縱橫,壯觀的“王下皇帝洞”是攀登探險的絕佳去處。皇帝洞依山傍水,洞外群山環抱,層巒疊嶂,流水潺潺;洞內鐘乳石成群,洞口就在南瑤河邊,從遠處眺望,象一頭張口的大水牛。洞穴由西向東伸延,洞內小徑蜿蜒曲折,寬約60米,深約130米,高25米,面積約7800平方米。洞廳呈拱形,平坦寬敞,壯麗堂皇,洞頂有一類似天窗的通天穴口,陽光照射而下洞內光彩奪目。登上洞頂放眼遠眺,原生態景觀美不勝收。
皇帝洞附近則是“最美黎鄉”王下洪水村。村中的黎族茅草船形屋以樹干作為支架、竹干編墻、糊稻草泥抹墻,房頂再戴一頂編織細密的“草帽子”,是保存完好的文化遺產,成為吸引民俗文化工作者紛紛前往研究的勝地。為改善村民生活條件,近年來政府引導村民遷入了不遠處的磚瓦新房,僅剩為數不多的老人仍居住在茅草屋中。因無人居住可能導致茅草屋年久失修的現象已引起了多方重視,(香港)中國探險協會就曾與6戶村民簽署共同保護黎族文化(茅草屋)的協議,即該協會為每戶村民出資8000元資助改造民房,村民則協助協會保存好現在村民居住的茅草屋。該協會還寄望能在洪水村建一座黎族民俗文化博物館,用于記錄黎族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同時展示黎族群眾用過的砍刀、簍子、牛皮凳等原汁原味的東西。
“其實這些原生態的民居更具吸引力,我走進來都想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海南大學旅游學院趙全鵬教授感慨,非常欣慰這些茅草屋得以留存,希望這不是暫時的、能夠長久地保持下去。能否招商引資,將黎族茅草屋的建筑技藝融入現代旅游酒店設施的建設中,創造獨立于“巴厘島風格”之外的“海南黎族風格”在國際上進行推廣,是值得研究的命題。
[page]昌江旅游資源豐富奇特(南海網 徐開飛 攝)
“緊緊抓住一灣一嶺一黎鄉的拳頭產品,昌江旅游將走出自己的獨特道路。”趙全鵬在行程結束時總結,昌江旅游資源類型豐富奇特、集中度高,很多資源的可進入性已經比較強了,不同檔次、尤其是高檔的酒店也在逐漸增多,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的推進,下一步深入加強宣傳促銷,有望打造成為集度假休閑、觀光娛樂等功能多樣化的海南西部旅游目的地。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