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黎族自治縣副縣長馬飛 海南大學旅游學院院長王琳 海南日報記者楊勇(從左二至右) (蔡于博 攝)
號稱“海南第一瀑布”的紅坎瀑布源于海拔1101米的紅坎嶺,主瀑布總落差為165米(資料圖)
對于擁有“全境皆景”優厚資源的白沙而言,旅游這盤大餐卻依然剛剛起步,充滿希冀。白沙黎族自治縣副縣長馬飛堅定地認為,“鄉村度假旅游”將是未來白沙開啟旅游市場那一把珍貴的鑰匙。日前,由南國都市報《旅游周刊》和南海網共同推出的“全國網媒齊給力,聚焦海南旅游新業態”第11期在南海網演播室舉行,白沙黎族自治縣副縣長馬飛、海南大學旅游學院院長王琳、海南日報西部分社記者楊勇做客新聞會客廳暢談白沙旅游,探討未來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 林瑩 實習生 林潔瑤
“白沙全境都是景,你幾乎找不到不美的地方”
馬飛:白沙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旅游開發方面也是剛剛起步,但白沙無時無刻不散發出一種天然、神秘、質樸和野性的魅力。
白沙的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概括起來有五大資源:山水風光資源、森林生態資源、特殊地質資源、民族風情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旅游特色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綠、秘、奇。
綠,白沙是綠色的海洋,熱帶森林深綠如海;秘,白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交通的不便使其保持了原生態的環境和文化,具有地域之謎,黎族分支“潤黎”的特點具有文化之謎,天外來客白沙隕石坑是全世界十幾個伴有隕石碎塊的隕石坑之一,形成物產之謎;奇,白沙可稱得上是天外奇境,是海南生態良好的高地,是離天最近的地方,山川瑰麗雄奇。白沙全境都是景點,你幾乎找不到不美的地方。
“白沙適合體驗游,而不是傳統的看景點”
王林:我覺得白沙比較適合做“體驗游”,不是傳統的我看一下景點就走,而是實實在在停下慢慢品味。白沙是一個養生旅游的地方,森林覆蓋率很大,有隕石坑,還有白沙黎族占人口的55%以上。這意味著白沙有非常特殊的文化特色,旅游體驗適合高端人群,這個人群就是比較強調文化的感知和體驗,而不是看完景點就走。
楊勇:白沙現在交通比以前方便多了。白沙現在的鄉村旅游也發展得很好,去了以后有家庭驛站包括馬場什么的,在白沙可以動靜結合地去感受它的神秘,當然還能體驗黎族的文化?,F在白沙也在打造一條旅游長廊,而從白沙去昌江,就又形成了山海之旅。
“堅持保護性開發和提升性開發原則”
馬飛:在旅游開發方面,我們堅持保護性開發和提升性開發的原則,提出了突出特色,找準定位,搞好規劃,穩步實施,走高端差異化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以特色生態旅游和養生度假為主體,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精心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產品,高起點建設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生態景區和養生度假區。
王琳:剛才說道旅游定位,我覺得特別好,作為政府層面,縣里面有這樣的旅游開發的思路,我覺得是白沙旅游開發的福氣,把旅游做成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當地居民的利益應該受惠于這種旅游。
“鄉村度假最時尚,白沙將突破旅游發展瓶頸”
馬飛:白沙最優質的旅游資源如紅坎瀑布、松濤天湖不是在保護區就是在水源區,開發受到的限制比較多,大規模開發條件還不成熟。白沙交通也存在許多不利條件,短時間還難以吸引大型旅游團造訪。白沙分析形勢后,為突破困局而做出選擇———發展鄉村旅游。鄉村度假其實是最時尚的。白沙的鄉村旅游具有獨特的優勢。一些投資者已先行一步,如海南天涯驛站就已經把白沙作為其開發鄉村旅游的首選地,準備以企業加農民的方式,精心建設打造23個村莊,形成規模集群效應。
此外,白沙也正在籌劃建設四條重點旅游公路,一是白沙至瓊中黎母山鎮旅游景觀公路,以此連接中線高速(田字形高速);二是連接九加嶺、南高嶺、美女峰、紅山外的旅游景觀公路,以此帶動九架嶺地區的開發,形成與縣城牙叉鎮風情小鎮相互銜接養生度假區;三是連接到紅坎瀑布景觀道路,籍此帶動海南第一瀑布紅坎瀑布的開發;四是環松濤湖生態景觀道路(或自行車觀光道)公路,以利于游客觀賞松濤湖的自然風光。
“穩步發展山地高爾夫、空中觀光等新型消費業態”
馬飛:由于白沙旅游剛剛起步,對白沙來說,無論哪種形式的旅游方式或旅游產品都是一種新業態。我們要在傳統光度假的基礎上,穩步發展山地高爾夫、自駕車、房車、自行車自助觀光旅游、空中觀光等新型消費業態,豐富旅游內涵。白沙將圍繞旅游產品體系的核心定位“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精心打造民族風情體驗、自駕車營地、山地高爾夫、森林探險、地質考察、紅色主題觀光等一批特色旅游產品。根據白沙生態旅游帶狀公園或生態旅游走廊、白沙松濤風景旅游區、牙叉風情小鎮的整體規劃,白沙下一步將重點進行策劃包裝,以特色產品起步,市場定位在高端,吸引探奇客、養生客、中小型和高中檔的會議進入,把大批特色旅游商品賣出去。
白沙黎族自治縣
具有代表性的景點
白沙黎族自治縣副縣長馬飛介紹了白沙有代表性的景點。
隕石坑是白沙乃至海南最具特色和差異性的地方,游客在這里可以登高望遠,觀賞天坑奇景;這里還是白沙綠茶的主要產地,游客可以體驗采茶的艱辛與歡樂、品正宗白沙綠茶。
號稱“海南第一瀑布”的紅坎瀑布源于海拔1101米的紅坎嶺,主瀑布總落差為165米,主瀑布下面有大大小小的瀑布7、8個,如果是在雨季,瀑布群有10多個,無論是從瀑布的規模,還是從瀑布的氣勢,在海南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專家曾經對瀑布周邊的空氣質量、“負氧離子”做檢測,最后得出結論,那里每立方米的空氣中含有“負氧離子”8萬個,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
瀑布之下則是水面近3000畝的紅坎天湖,湖水碧綠清澈,四周山巒疊嶂,郁郁蔥蔥,湖里魚、蝦、螺、蟹、蛙等水生物十分豐富,這里是垂釣、探險、休閑、度假、野營的好去處。
在紅坎天湖下面,還有熱帶河谷,有的深達500米,大大小小的潭水晶瑩碧透,像是灑落在山谷中的翡翠。紅坎河谷旅游區是一個原始、神秘、尚待開發的天然綠色公園,是探險愛好者的好去處。我們開發隕石坑的規劃,其中就包括建一個主題公園,增添一些科幻景觀,還原當時的撞擊場面。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