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曾對顏:晚清最后的瓊籍解元
曾對顏:晚清最后的瓊籍解元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陳曼莉    2011-08-02

海南清代文化人曾對顏題“光分鰲極”石匾

位于海口桂林洋邁德村的曾對顏的故居

  本版圖片由蒙樂生、李幸璜攝

  上期本刊“海之南版”中,提到在海口秀英美社村(原名“福興村”)的“暖心廬舍”中,有海南清代文化人王國棟和曾對顏所題的兩方石匾———“禮讓休風”與“光分鰲極”石匾。那是該村父老鄉親引以為豪的鎮村之寶。由于王國棟享年高壽和編印《海南叢書》的緣故,后人對他比較熟知,而對曾對顏卻知之甚少。這一人文遺存,讓今人對本土鄉賢、晚清最后一位瓊籍解元曾對顏有了新的認知。

  科考風波 解元歸鄉

  曾對顏在福興村所題石匾雖歷時百年,仍清晰可辨:抬頭為“光緒乙巳年福興村仝建”,落款是“同邑解元曾對顏書”。曾對顏是瓊山桂林洋邁德村人,題贈石匾的起因是1905年本縣福興村民建村門,故稱“同邑”。而他本人曾在光緒二十二年(l897)省城貢院桂榜奪得第一,成為海南最后一名解元,故稱“同邑解元”。

  自宋至清,上千年間,海南登“解元”榜者鳳毛麟角。然而,盡管貴為“解元”,但曾對顏成名之前多災多難。他出生于書香世家,伯叔祖均以科考入仕,父親劍泉是歲貢。受詩禮傳家思想影響,曾對顏從小手不釋卷。家父慘遭牢獄之災,曾對顏入監侍奉,雖是獄中就讀,但年僅9歲就通曉四書五經。稍長,益加發奮篤學,尤喜古文詩詞,造詣極深。

  十年寒窗,三更燈火,熟讀精研,曾對顏的文章已做得花團錦簇。為此,業師放言,弟子科考折桂,猶如探囊取物。清光緒二十二年(1895),39歲的曾對顏帶著業師鼓勵,父母囑托,家族厚望,同學期盼,會試省城。果然不負眾望,對顏科場考罷,春風得意,一舉奪魁。發榜之日,瓊島轟動,曾家門庭若市,宗祠張燈結彩,村老揚眉吐氣。

  然而,這個“同邑解元”卻因籍貫海南遭遇一場極其難堪的文化誹謗。當年,科場張榜之時,捷報“瓊邑秀才奪魁”。得知來自蠻荒絕域的學子獨占鰲頭,嶺南舉子悵然若失,文化偏見致使群體失態,科考風雨驟然蕩起,以至斥疑主考營私舞弊。

  為了平息考場風波,主考官尋思無計,只好將曾對顏的應試考卷廣為印發。同時,在府衙前門張貼那份書寫工整、字體清秀的考卷,以供查考。拿到這份應試考卷,同科舉子爭相傳閱,不得不為一氣呵成的妙手文章而贊嘆,主考也因此脫去干系。

  雖然“歲冠鄉舉”,聲譽日隆,但地域歧視和文化偏見卻在對顏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后來,他在《贈及門邢經三茂才》詩中有此自述:“我生過四十,學殖日益荒。蹉跎復蹉跎,歲月去堂堂。前歲冠鄉舉,意氣頗蹶張。禹門競點額,未登選佛場。歸來處鄉里,青氈味久嘗。”后來,雖然曾對顏也赴京會試,但旋即廢除科舉,他從此無心仕宦,歸鄉閑居課童,以振興本土教育為己任。

  從雁峰書院掌教到雁峰高等小學校長至1914年逝世,曾對顏為地方教育竭盡了全力。

  雁峰執教 改弦更張

  曾對顏在世的57年,正是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風云激蕩的特殊時期。由于舊學的浸潤和熏陶,他曾熱衷科舉入仕并揚名科場。但是,隨著歷史變革,他能與時俱進,融入時代新潮,為創立新學不遺余力,成了那個時期振興海南教育的代表人物。

  方歸里間,曾對顏就出任雁峰書院掌教。這所書院創辦于乾隆三十六年(1761),其前身是雁峰社學,因海南名賢丘濬在此就讀時留下《雁集瓊庠序》,又因社學對面有三元峰,故改名“雁峰”,是當年海南13所書院中名氣較大的一所。能在這樣的書院執掌教之鞭,足可看到曾對顏的文化功力和人格魅力。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科舉廢除,新學初創,研經書院與雁峰書院合并,取名雁峰兩等小學,不久又改為雁峰高等小學。就在這一歷史時期,曾對顏欣然出任校長,延請理化洋文教員授課。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小學校長”,一任就是10年。

  面對西風東漸,學校勃然興起,曾對顏改弦更張,擴建教室,增設宿舍,擴大規模,添置儀器,新購圖書,議定章程,擬訂學規,延聘名師,充實內容,親自教學,并兼任瓊山縣勤學所所長。由于曾對顏治校有方,紀律嚴明,管理嚴格,執教認真,家長稱贊,學生歡迎,影響深遠,以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華僑子弟慕名求學者紛至沓來。

  特別令人感動的是,民國創立之初,瓊崖道范源濂和鎮臺成聚尚未歸順,瓊崖宣撫使趙士槐奉命襲擊府城鎮臺。其時,府城炮聲隆隆,街市兵荒馬亂,爭奪東門之戰血肉橫飛,路人避之唯恐不遠。然而,曾對顏卻在槍炮聲中從容講學,安之若素。

  光緒乙巳年(1905),正是辦學熱潮從城鎮向鄉村廣為傳播之年。也是這一年,曾對顏和王國棟不憚辛勞,兩人合作重編和刊行了《海忠介公備忘集》。湊巧的是,筆者翻閱史料,無意中看到20世紀50年代末中華書局編海瑞文集,首先選用的就是《海忠介公備忘集》。曾對顏和王國棟的文化建樹,為華夏文明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濟世益民 光風霽月

  也是這一年,福興父老籌資,新建村門,增其舊制,并改祠堂為鄉村學堂。看到同邑鄉村到處呈現出文明蔚起的文化氣象,曾對顏感到無限欣慰。為獎掖同邑鄉親仁心善舉,他欣然寫下“光分鰲極”四個大字,充分表現了這位海南早期優秀教育家的文化良知。

  “光分鰲極”是一個罕見詞語。查閱《辭海》“光”條,指“禮樂文物”。孔穎達疏:“明習國之禮儀。”所謂“分”,《實用大字典》解釋為“律也”。《爾雅釋器》曰:“律謂之分。”“鰲極”一詞見于《淮南子·覽里》,說“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曾對顏看來,“光分鰲極”就是通曉詩書,熟習禮樂,傳播文明,特立獨行,就是像女媧那樣,“斷鰲足以立四極”,頂天立地,建功立業。

  對顏題匾,語重心長。他不僅寄希望于福興父老,也是寄希望于自己,寄希望于瓊崖同胞:為傳播文明建功立業。所說“光緒乙巳年福興村仝建”,表面上是指當年福興村既修村門,也建學校。也是這一年,瓊臺書院改為瓊崖中學。面對蓬勃發展的海南教育,他和王國棟高興之余,為鼓勵同邑鄉鄰,題贈石匾。

  作為一名教育家,曾對顏注重修身齊家,尤其注重禮樂禮儀。曾對顏有感于福興村民耕讀持家,古風淳樸,憐孤惜寡,特別是村中縉紳“善緣倡首”,憐貧惜老,修建“暖心廬舍”讓老人烤火取暖。在今人看來,此舉純屬兒戲。其實,如果了解當年氣象,了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瓊山“雨雪,卉木隕落,椰、榔枯死過半”;光緒十八年(1892)十一月“霜寒風凜冽,貧者凍死……”的接連災難,就會為那些缺衣少被的老人能夠在小屋里烤火度冬而感到溫暖。其實,此舉所彰顯的是仁義道德,所凸現的是濟世益民。讀書求明理,就是明白關乎民生疾苦的大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講,曾對顏的人品可謂光風霽月,他的所作所為可謂“鰲立四極”。

  曾對顏詩學造詣很深,著有《還讀我書室詩錄》二卷、文集四冊,現存《還讀我書室詩錄》所收67題184首,其中“我亦憂時者,閑居感慨多”“方今天下正多事,我輩豈可縱情文宴事遨游”之類,大多是直抒胸臆的憂時傷世之作。

  曾同春是對顏第四子。法國里昂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復旦大學、暨南大學等著名院校教授。

  曾浩春是對顏第五子。就讀于里昂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復旦大學、暨南大學教授。

  “同邑解元”曾對顏對海南教育貢獻巨大,對故鄉桂林洋邁德村影響深遠。作為“教育世家”,曾氏一家九代,代代育英才。對顏之后,邁德村出了一名院士,七名博士,可謂彥士俊才,代出無窮。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这里有精品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