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奇葩面臨大考驗 臨高民間戲曲發展何去何從
藝術奇葩面臨大考驗 臨高民間戲曲發展何去何從
來源:     作者:林可婷    2011-08-21


 

王春榮師傅進行木偶戲表演示范

  臨高縣是海南省著名的民間藝術文化之鄉,以著名的“哩哩美”漁歌、臨戲和木偶戲為名,尤其是木偶戲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海南省延續至今的重要文化遺產,但是隨著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木偶戲和臨戲也面臨著極大的考驗。

  木偶戲、臨戲的歷史與今天

  據臨高縣木偶劇團長王范先生的介紹,木偶戲大約是在明末清初從內陸傳到海南島臨高。當時的木偶戲,是由民間的藝人結合木偶使用當地方言進行話本說唱,既類似于現在的講故事,在康熙年間達到了鼎盛,一直延續至今。而臨戲是由木偶戲演變而來的戲種創立于解放初期,也是用臨高方言進行表演,不同的是,表演時不需結合木偶,跟一般戲劇一樣,而臨戲也同木偶戲一樣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喜愛,現今依舊活躍著。

  現今的木偶戲和臨戲演出,一般都是村里的舉辦節慶日、公期、重大活動和法事的時候,便會請劇團到村里進行表演,據王團長介紹,縣劇團一年下來一般會有200場左右的演出,劇目一般都以古裝劇為主,分為神話劇和傳統劇,木偶戲以神話劇居多,這樣趣味性較強,比較容易吸引觀眾。經典劇目有《鍘美案》、《貍貓換太子》、《麒麟鎖》、《張文秀》、《三姐下凡》、《錦帕緣》、《賢妻孝子》、《沉浮姻緣》等。

  據介紹,木偶戲雖說是臨高的主流戲劇,但現今來說,群眾相對比較熱衷臨戲,表演的比重,臨戲大約占了2/3,尤其是沿海的居民喜愛臨戲多過木偶戲,但是在村子里,木偶戲相對比較受歡迎。還有一個原因在于木偶戲和臨戲的唱腔不同,木偶戲有一種悲腔,特別是在節慶日的時候,村民們一般都不太喜歡,而臨戲則沒有這種腔調,唱腔與木偶戲相比,要好聽點,群眾比較喜愛。

  面臨嚴峻考驗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文化娛樂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可以選擇的娛樂活動多樣化,對于木偶戲和臨戲不再像以前那樣熱衷和喜愛。據王團長表示,現今制約著木偶戲和臨戲的發展還有幾大原因:

  一是經費問題,雖然一年下來有200場左右的演出,但是木偶戲的每次演出費最多2000元,臨戲是2000-3000元,一般下鄉的人員燈光、布景、伴奏、演員就有30多人,而政府一年的經費補貼就19萬,總的下來,劇團也勉強能維持;

  二是木偶戲和臨戲的隊伍力量薄弱,臨高縣,現存的劇團只有10個,縣劇團擁有木偶戲和臨戲兩種表演隊伍,劇團總人數46人,其中60多歲的就有十幾個,而其他民營劇團中有4個木偶戲劇團,5個臨戲劇團,其中木偶戲劇團人數最多12個,臨戲劇團最多32個;

  三是藝術水平的限制,沒有專職的導演和編劇,且現今的木偶戲和臨戲的劇本還是跟以前一樣,許多新作也是從廣東那里引進再進行語言轉換而已,沒有創作出滿足現在人們精神需要的作品;

  四是木偶形象相對落后,有待加強,但據縣劇團林編劇介紹,自從臨高縣唯一一位制作木偶的陳師傅逝世后,臨高縣已經沒有專門從事木偶制作的人才了,現在的木偶一般都是從廣東那邊找人專人訂做。

  木偶戲、臨戲秉承傳統

  作為臨高本土的臨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木偶戲,如何傳承和發展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隨后,記者采訪了臨高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王春榮師傅。王師傅表示,從小學五年級便開始學習木偶戲的表演,83年第一次登臺表演,但95年時,便離鄉到海口工作,當了8年的出租車司機,但是憑著對木偶戲和臨戲的熱愛,8年期間,每逢有機會上臺表演,王師傅都會請假回鄉表演,直到03年才回到故鄉,做起了專職的演員直到今天,08年更是被國家嘉獎為臨高木偶戲最有代表性的傳承人。而王師傅最拿手的劇目是《沉浮姻緣》、《貍貓換太子》和《翁媳鬧公堂》,其中,《貍貓換太子》中的包公,是王師傅表演得最好的角色,深受群眾的喜愛。

  如今,王師傅還在臨高縣職業學校開設的木偶戲和臨戲的課程中,擔任授課老師,王師傅表示,也正是因為對木偶戲和臨戲的情有獨鐘,才讓他堅持到了現在,也希望能培養出優秀木偶戲和臨戲的傳承人,讓兩種戲劇能延續下去。

  木偶戲、臨戲應回歸群眾

  木偶戲和臨戲的發展和傳承,不僅是需要熱愛木偶戲、臨戲的藝人不斷的堅持,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傳。

  記者采訪了對木偶戲和臨戲深有研究的臨高縣宣傳部副部長鄧天慶,關于木偶戲和臨戲的未來的發展和傳承問題,鄧部長對此有非常獨到的見解,認為我們不一定完全依靠商業手段來維持一種劇種,我們應該讓它回歸到群眾手上,讓它生根發芽。

  鄧部長表示,木偶戲和臨戲不一定都是表演由三四幕組成的大戲,可以創作一種小短劇,類似折子戲一樣,以群眾生活中的發生的趣聞為主題,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貼近生活,然后再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站和文化基地,鼓勵群眾即興表演,既可以抒發情感,又可以消遣娛樂;居民們還可以相互探討交流心得,讓木偶戲和臨戲真正深入到百姓的生活當中,做到回歸民間、回歸百姓。

  而政府也可以定期組織下鄉調研,關注木偶戲和臨戲的發展情況。同時可以定期舉辦木偶戲和臨戲比賽,鼓勵當地百姓參加,對于好的作品,再進行整合宣傳,而政府舉行的大型晚會上,也可以穿插幾部木偶戲和臨戲,既表現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又可以大力宣傳木偶戲和臨戲。(實習記者 蔡汝丹)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97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频|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动漫|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