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江霸王嶺雨林老屋度假酒店由霸王嶺林業局老舊職工住房改建而成,體現出原始、古樸的風格。本報記者王凱攝
石頭還是那些石頭,但在霸王嶺,它們如今卻扮演不一樣的角色:文化石頭!
最近,霸王嶺林業局辦公室主任唐惠海就到處收購這種有文化的石頭。借助這樣的石頭,該局要將霸王嶺風情小鎮打造成有文化品位的“百年石頭鎮”。
石頭的布局
其實,這是些很普通的石頭。青色,花崗巖,本臥于山腳下、叢林中、小溪邊,經林業職工敲打后成了房屋的一部分。它們是那么陳舊,那么不起眼,但它們又是那么不平凡,那么剛強,歷經60多年風雨而不磨損。它們是森林生態的一部分,又是林業第一代創業者艱苦歷程的見證。
唐惠海興奮地告訴記者,他收購到了3萬塊舊石磚!而此前,通過職工危舊房改造,霸王嶺林業局“淘”到了30萬塊青石磚。這30萬塊石頭在霸王嶺風情小鎮前期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都投入了雨林老屋溫泉度假酒店、林家樂美食村、花梨坊茶餐廳和旅游公廁等新建筑的建設中。
行走在小鎮上,放眼所及,這些青石構筑的房屋或謙遜地隱身于樹林中,或靜靜地立于小溪邊,和霸王嶺的主色調——綠色完全融為一體,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現代的生態氣息。
在小鎮的邊緣,有三四排老屋,屋墻與圍墻全部由青石磚構筑而成,再配以瓦片屋頂、獨門小院、院中果樹,一種原始、自然的生態氣息撲面而來——這就是雨林老屋溫泉度假酒店。酒店的房屋本是1960年代建成的職工住房。這兩年,職工們搬遷新居后,就留下了這些舊房屋。去年以來,經過霸王嶺林業局改造、點化,這此房屋竟然煥發出新的風采。石頭還是那些石頭,但不再給人破敗頹廢的感覺,而是構成了一家具林區文化特色、富有鄉野情趣的別墅型酒店。
與此相映成趣的,還有林家樂美食村和花梨坊茶餐廳,石頭元素一以貫之。在林家樂,有個噴水池,池中臥著塊大石頭,石頭中空,水從中噴射而起;在花梨坊,花梨溪水潺潺流過,水底隨處可見光滑的鵝卵石;在旅游公廁,你會驚喜地發現,洗手盆竟是用一塊石頭打磨成的……
石頭的碰撞
“這么舊的石頭,要來干啥?這不是在收破爛嗎?”在霸王嶺林業局初期收購青石磚時,有些職工這樣議論。
也許,他們對這些隨處可見的石頭早就習以為常。但霸王嶺林業局局長鄭林明卻認為,石頭是建筑的史詩,石頭是最能承載歷史的材料,在霸王嶺的舊石頭和木頭上,附著的是少數民族文化和森林工業文化。
海南的大林區都處于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霸王嶺風情小鎮周圍更是布滿黎族苗族村莊,其中,王下鄉民族風情濃郁,號稱海南的香巴拉。林區的生活也因此深深地打上了黎苗文化的烙印,具體到建筑上,房屋的船型坡頂、窗欞的隔柵裝飾等等,都與黎苗文化息息相關。在風情小鎮上走一走,你會看到茅草搭建的亭子,看到建筑上的大力神圖案,聞到山蘭米酒的清香,聽到黎苗方言。
當雨林老屋建成時,人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石頭的神奇。來自海口的游客唐先生摸著老屋上的石頭,看著墻上依稀可見的舊標語,驚奇流露在臉上。他告訴記者,這是留住了一段歷史,留住了文化。
青色的石頭還體現了強烈的生態理念。職工搬遷了,老房子并沒有拆掉,舊石頭也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靜靜地躺著;有些舊石頭只是換了位置,但成了一種裝飾。它們都在訴說著低碳的理念。不僅如此,房屋周圍的樹木也得到了保留。在建設之初,管理者就明確提出,寧可拆房讓路,也決不砍樹!于是,我們在一間客房中就看到了這樣的奇特景觀:一棵樹破屋而出,直指藍天;屋頂上,樹干的四周被玻璃包圍著。記者采訪時,適逢雨天,只見小雨點淅淅瀝瀝地拍打在玻璃上,頗有詩意。
霸王嶺使用石頭有兩種手段,一是把能留下來的盡量保持在原位置,二是把拆下來的重新使用,下一步還計劃將原木材廠、橡膠廠等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6棟用石頭砌成的舊廠房改造成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的管理區和服務區。
新的建設理念提升了石頭的價值。人們開始收購舊石頭時,只有1元一塊。后來,單價漲了兩三倍。過去,木頭扔在路邊沒人要,或當柴火燒,后來,每根賣20元,現在已經升到80元。石頭、木頭身價的迅速上升,形象是地說明了兩種觀念碰撞后帶來的新變化。
石頭的規劃
霸王嶺旅游風情小鎮是全省目前重點建設的八大旅游風情小鎮之一。根據現有資源稟賦,霸王嶺林業局提出了打造“百年石頭鎮”的長遠目標,使其成為霸王嶺旅游區的旅游目的地和后勤保障基地。
雨林老屋的建成,僅僅是拉開了風情小鎮建設的序幕。下一步還會有更大規模的土木工程,重點建設“三區兩河一路”——七叉河沿岸建筑及景觀、中心街道建筑景觀、花梨溪沿岸建筑景觀。在這一總規劃面積1000余畝的土地上,將出現一個包括茶吧、酒吧、雪茄吧、飯店、家庭旅館等在內的全新景區小鎮。
這一切的主角,都是石頭。通過石頭、木頭的建構,以及生態環境的營造,小鎮將散發出古樸、沉著、悠閑的文化魅力。
因此,唐惠海一有機會便打聽哪里有石頭賣,甚至連豬圈、牛圈的石頭也不放過。這次,恰逢昌江黎族自治縣糧食局職工住房拆遷。經過與縣糧食局領導乃至縣領導交涉,唐惠海終于為局里如愿購買到了3萬塊石頭。
省林業局負責人對記者說,霸王嶺林業局依托森林資源,在林區試驗區內打造石頭鎮,是森林旅游開發的有益嘗試。
在霸王嶺林業局的一舊廠房旁邊,堆放著兩大堆收購來的舊石頭。一場大雨后,它們身上的泥土和灰塵被沖刷一凈,泛出青色的光。文化何嘗不是這樣?一旦被認識、被挖掘,它將煥發出迷人的光芒!(本報石碌9月14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