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慧和志愿者在西沙一小島上種紅樹苗。 ??谕韴笥浾?彭桐 攝
她放棄了優裕的繁華都市生活,只身來到條件異常艱苦的西沙。在她的影響下,西沙群島拒絕了瓶裝啤酒,一座美麗小島上的樹苗抵御住了狂風惡浪。她投資開店的收益全部用于環保協會的運轉,她的行為感染了西沙駐島官兵和漁民,也感動了海南島上越來越多的人。
受父親影響愛上西沙
今年40多歲的陳慧,是廣東人,其父親在南航部隊當兵,她隨軍而來,從小在??陂L大。1985年創業成家后,她便一直生活在深圳,過著富裕而充實的生活。她的西沙情結,也跟父親有關。有次與父親交談中說到大海,父親連聲贊嘆西沙的壯美,她從此對西沙有了一種特別的向往。
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慧第一次登上了西沙永興島,那里的自然環境純美得讓她無比驚嘆。從當年起,她每年都抽出一定的時間,乘船到西沙觀光旅游一次。
因寒流等天氣原因,2003年她在島上滯留了一個月。當時島上生活條件還很艱苦,日子十分單調,吃了飯除了回到招待所看看電視,什么娛樂活動也沒有。在島上轉悠的時候,她想到開個咖啡書屋,以給臨時上島人員提供一個隨便坐坐的地方,解除行程受阻的無聊,也給駐島人員提供一個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永興島上開店倡環保
此后,因為工作原因,陳慧擱置了這個夢想。直到2007年,她與西沙工委書記談了這個想法,得到認可和支持。她便于當年8月1日再次登上永興島。這次考察,使她在西沙開設了一家名為“飛魚郡”的咖啡茶藝館。也因為這次,她看到了自然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產生了強烈心痛的感覺,使她鐵下心來走上環保之路,她的咖啡茶藝館也成了民間環保站。
通過陳慧在??诘臉O力“游說”,10多名大學生自愿去西沙做志愿者,成為館里的員工,并和她一道堅守這個獨特的陣地。他們從自身和茶館做起,為減少島上的廢棄物,館內盡可能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不提供一次性餐具。他們自制筐籃,隨時收撿各種垃圾,并率先提倡節約用水,倡導臨時上島人員盡量不在島上清洗衣物。
除了和當地漁民交朋友,她還去營區和駐島官兵溝通交流,官兵們向她伸出大拇指。邊防官兵不時聯合該館開展公益環保行動,在碼頭、海灘和珊瑚礁上清理白色污染。陳慧說,在得到西沙工委和部隊大力支持后,他們的動作也越來越大。
一人影響一個島居民
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島上啤酒銷量很大,空啤酒瓶堆積如山,很多人知道這是個問題但不知怎么解決。陳慧想,酒瓶易碎難帶,而易拉罐踩扁壓縮即可帶走,于是她提出“棄瓶選罐”方案,很快得到西沙工委的積極回應,該工委號召全島各單位采購易拉罐酒并及時做好“回罐”工作,還隨即下令要求作為交通運輸船舶進出島的“瓊沙號”不準帶瓶裝酒,從源頭上進行控制。
偶爾有漁船偷帶一兩件瓶裝啤酒,這讓陳慧很生氣,也讓她更清楚改變漁民的意識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的是耐心和誠心,僅講道理有時行不通。她發現,一大瓶和一小罐的啤酒價錢都是5元,一些漁民是從經濟角度抵制她的倡議。于是,她上門告知如有需要她愿意以3元的“虧本價”義務送罐裝酒并回收罐,最后弄得船老大們也不好意思了,表示不再犯規。
西沙工委組織人員在一個小島上種了一片樹,結果漲潮后海水入侵,將樹苗大面積淹死。國家環保部生態自然司副司長劉玉凱考察時提出建議說,要想讓這些樹有效成活,就要筑堤阻住海水倒灌??稍谖魃持陶労稳菀?陳慧獲悉后,帶著員工發動島上居民,并由他們出資,補種樹苗和筑堤,大家齊心協力,冒著酷暑把廢棄的貝殼放進麻袋,經過幾天的連續奮戰,終于為樹苗們建立了一個屏障。如今,快兩年了,那些樹已長了2米多高。
陳慧還在西沙從事生物保護。陳慧說,從2003年那次滯留島上第一次出錢買下一只海龜放生開始,她也忘了幫助多少只海龜重新游回大海。島上有漁民議論說,服了這個像法官一樣的女人,甚至有人遠遠看到她,就悄聲低語:“大家請注意,海龜的老娘來了!”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陳慧和她的“飛魚郡”長期影響和帶動下,永興島上居民環保意識得到提高,參與環保行動漸成一種自覺行為,島上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全省開展環保行動
陳慧身體力行,帶著大學生志愿者跟駐島軍民和漁政漁監執法船聯合開展了多次環保活動,還曾代表海口環衛局給西沙捐贈了大量環保用品。在一次又一次環保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但隨著行動的深入,她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在她的導師、父親的老戰友,曾兩次參加聯合國環保會議的楊必良先生倡議發起下,2009年3月他們注冊成立了海南省海洋環保協會,陳慧出任秘書長,成為環保專職人員。
陳慧說,協會成立之初,什么都缺,困難重重,有時完全靠著她一個人硬扛著。但有了組織后,她也有了更大的夢想。尤其在去年海南開始建設國際旅游島后,該協會立足西沙把工作面向全省開展,逐步在三亞、瓊海、??诘鹊匕l展志愿者加入組織,形成了更大的環保力量。
為了讓更多人真正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今年夏天開始,陳慧由全天候守在西沙變成了海口“常駐大使”,她忙個不停,甚至抽不開身去送考上天津一所大學讀書的孩子。她作為中堅力量籌劃的海南省首屆海洋環保論壇,如果順利,有望今年11月在海口舉行。
遭誤解仍不懈努力
陳慧說,她剛干環保工作時,島上漁民不理解不配合,罵她是“瘋女人”;成立協會開展工作時,又有人揣測她目的不純,是想以此為幌子組織人上島旅游。事實上,她在島上開店三年多,其店里收入還不夠開展環保工作的花費。有了協會后,也沒有企業贊助,她拿出過去的積蓄來支撐。“所以我說,青春是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而義務環保是個美麗的潭,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陳慧說。
海南省道德模范、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楊利說,陳慧是個很熱心很有膽識也很讓人佩服的女子,以她的家庭條件,個人生活會很安逸,這個年齡段也是相夫教子的好時候,她卻從深圳跑到吃喝不便條件艱苦的西沙,為環保工作不斷地付出,很多人認為她不務正業,也有好友多次勸她別再去受人冷嘲熱諷,但她卻認為這事總得有人做,現在不做以后恐怕也沒人做,“讓我感動的是,前一段時間她累病了,剛做完手術,又開始為環保論壇的事奔波,還招呼志愿者不能停下西沙的環?;顑?。”
陳慧笑稱自己是個普通人,想做對社會有益的人,也是個愛認死理的人,雖然壓力大動搖過、失落過、沮喪過,但最終選擇堅持,不在乎別人怎么說。(記者 彭桐)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