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屆“泛珠大會”經貿代表團團長記者見面會9月20日下午在南昌舉行。(南海網特派記者 李曉梅 攝)
海南省經貿代表團團長、副省長李國梁強調,海南將在保護“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前提下發展工業,實現工業發展和生態環境雙贏。(南海網特派記者 李曉梅 攝)
第七屆“泛珠大會”經貿代表團團長記者見面會吸引國內外眾多媒體關注。(南海網特派記者 李曉梅 攝)
南海網南昌9月20日消息(南海網特派記者 李曉梅)9月20日下午在南昌舉行的第七屆“泛珠大會”經貿代表團團長記者見面會上,海南省經貿代表團團長、副省長李國梁表示,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與泛珠三角區域開展更廣泛合作。李國梁同時表示,海南將在保護“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前提下發展工業,實現工業發展和生態環境雙贏。
海南攜十大項目亮相 在新興產業方面與泛珠區域廣泛合作
會上,李國梁就海南如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與泛珠三角區域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回答了現場記者提問。他說,隨著汽車工業園、光伏產業園、生態軟件園、藥谷等一批高新技術園區的建設,一汽、英利、漢能、惠普、三星電子等國內外大企業的進駐,海南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初具規模。下一步,海南將與泛珠三角區域各方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旅游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及生物等多個產業。
李國梁透露,在本屆泛珠大會上,海南將推出10個涉及新興產業方面合作的集體簽約項目。包括廣東中國聯塑集團在海南投資生產塑料管道;江西貝古科技公司與海南生態軟件園合作建設3S空間數據平臺;江西南昌太卡通文化公司與海南省生態軟件園合作開發動漫基地;中國種子集團三亞分公司與江西天涯種業公司,海南春蕾南繁公司分別與湖南隆平種業公司、江西先農種業公司在南繁育種方面開展合作;廣州醫藥工業研究院與海南皇隆制藥公司在生物制藥方面開展合作。
海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海南如何處理好工業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 李國梁說,《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海南要充分利用本地優勢資源,集約發展新型工業。
近年來,海南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和“ 集中布局、集約發展”的原則,工業經濟得到了持續健康發展。201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比“十一五”初期翻了一番,產業結構實現了由“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轉變,第二產業實現稅收占全口徑財政收入的47.5%,工業經濟已經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李國梁介紹,海南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也持續保持了全國領先水平,讓海南陸續實現在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下的現代化。目前,全省良好等級以上空氣質量保持在百分之百,80%以上的江河湖庫水質達到或優于可作為飲用水源的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近岸海域海水以一、二類水質為主,全省森林覆蓋率近年來每年提高近1個百分點,2010年末已達到60.2%。
海南工業發展堅決避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
“十二五”期間是工業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李國梁說,海南將在“三不”、“兩大一高”、“兩集”的原則指導下,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的發展,實現工業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雙贏。
首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重點地發展綠色環保、科技含量高,立足本地優勢資源、支撐海南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旅游裝備制造、海洋產業、熱帶農產品加工、礦產資源加工與綜合利用等新型工業和國家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優勢產業鏈條,全面提高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堅決避免發展高污染、高耗能產業。
其次,是集中布局,園區化發展。借鑒先行實現工業化地區的發展經驗和教訓。不走“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老路,以盡可能少的土地資源和公用工程成本,實現海南的工業化目標,發揮新型工業園區的集聚效應,集中集約發展。同時把有限的工業污染源嚴格控制在限定區域內,通過完善的園區環保設施,實現污染物的無害化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排放、保護環境。
第三,采取一切手段降低工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加大節能減排,對新建項目實行嚴格的環保評價和節能評價,繼續加大力度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海南重點在海口、三亞、洋浦、東方等發展新興產業
在談到今后一個時期海南工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時,李國梁表示,按照規劃,海南將重點在洋浦經濟開發區和東方工業園區發展油氣加工和石油商業儲備、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和臨港加工工業,延伸產業鏈條;在海口及周邊園區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熱帶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集中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昌江循環工業園發展礦產資源加工和綜合利用,以及立足于本島市場的新型建材產業;在文昌建設航天科技產業及配套產業;在三亞、陵水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為此,海南省政府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土地、園區建設,財稅、融資、產業服務、人才政策、優化投資環境、發展航運事業特別是開通歐美集裝箱航線等多方面給企業發展創造環境。
李國梁說,根據“十二五”規劃,海南到2015年將實現全省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左右,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比重超過20%,形成全國重要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基地、游艇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特種玻璃生產基地和塑料光纖生產基地,建設在全國有影響的生態軟件園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預計到“十二五”末,產值超百億的工業企業將發展到10家以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