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海南頻道9月27日電(記者 王存福)27日,三亞,細雨綿綿。南山景區,來自江蘇的游客蘇南女士帶著家人正在南山觀音前祈福。一家人簇擁出行,其樂融融。蘇南說,她很享受這種和家人出行旅游的日子,感覺很溫馨。
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今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題是“旅游——連接不同文化的紐帶”,強調旅游在促進國際了解和相互尊重方面的重要作用。
1983年10月,中國被世界旅游組織接納為正式成員。此后,每年的9月27日前后,中國都會開展相關活動。
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全球旅游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上半年國際旅游者達4.4億人次,同比增長4.5%。而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達13.52億人次,同比增長14.7%,國內旅游收入9383億元,同比增長24.2%。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榮譽秘書長弗朗加利說:“過去10年,中國正在逐漸成為世界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中國已有27個省區市將旅游業定為支柱產業或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日前上海、北京、江蘇、云南、新疆等省區市已明確提出把旅游業建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
然而,中國物價包括旅游價格的上漲,對市場需求和消費信心產生了一定抑制作用。特別是油價和燃油費上調等導致交通成本上升,增加了很多游客的負擔。
“購物團”的存在成為長期困擾旅游市場的“慢性病”,“零負團費”的整治問題歷來都是重中之重。但是,至今仍沒有徹底有效的措施來杜絕“零負團費”的蔓延。治理時短暫低頭,一旦放松便會抬頭成為明顯特征。
海南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趙全鵬表示,政府需要進行適當引導和監管,提高旅游市場自我完善和進化能力,杜絕“零負團費”等頑疾,讓國內旅游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趙全鵬認為,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進行的階段,隨著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居民旅游消費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國人出行的愿望不斷增強,各大旅行社推出的產品和游客旅游的方式呈現出繽紛多彩的特點。出境游、親子游、自駕游等方式頗具誘惑力。
“文化旅游”也是中國旅游市場近年來的一個新熱點,比如此前推出的絲綢之路、紅色旅游系列產品等文化旅游主題產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目前國內一些出境線路團隊游的占比上升,出境游中港澳臺市場的表現較為穩定;東南亞仍是出行熱點,泰國、新加坡、巴厘島、柬埔寨等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赴歐美游客量表現很好,有大幅增長。
旅游熱點較多,產品創新加快,出行更加便利,隨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國人在長假里的旅游行為將日益呈現散客化、休閑化的趨勢。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