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南五指山市打造黎苗風情“別樣山城”
海南五指山市打造黎苗風情“別樣山城”
來源:人民網     作者:林可婷    2011-10-13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五指山市以海南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得名,最大河流萬泉河也發源于五指山市境內。

  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重要市縣之一,五指山市以其世代相傳的黎苗傳說和獨特風俗習慣聞名遐邇,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

  “五子山”與“五指山”:英勇果敢的黎族人

  在那遙遠的古代,現在的五指山區是一片開闊的平原。平原上住著一對勤勞的黎族夫婦,男的叫阿立,女的叫鄔麥。夫婦倆生下5個孩子,全家7口種著自己披荊棘、辛勤開墾出來的半畝田,但由于生產工具的落后,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一天夜里,全家都已酣睡入夢,獨有阿立一人在床上輾轉反側,尋思如何才能增加收成,直至深夜,才昏昏睡去。忽然,一位須發全白的仙翁,走到阿立床前,大聲對他說:你們開墾的這塊土地是十分肥沃的,要好好種。你家茅屋近旁的地下,埋著一把寶鋤和一把寶劍,快把它們挖出來。只要你舉起寶鋤喊聲“挖”,荒地便會長出好莊稼;揮動寶劍叫“砍”,參天大樹會應聲倒地。要是有壞人來欺侮你,只要你手擎寶劍大喝一聲“殺”,壞人的腦袋就會搬家。

  第二天大清早,阿立按夢中仙翁的指點,率領全家立即動手,果然挖到了寶鋤和寶劍。他們用劍砍倒了一棵棵大樹,用鋤墾出一塊塊田地,種上大片莊稼,日子也一天天好過起來。由于有寶劍保護,壞人也不敢來傷害他們。

  多年以后,阿立去世。他兒子依照母親鄔麥的意愿,把寶劍作了父親的陪葬品。這個消息被壞人亞尾悄悄傳給了海盜。于是這幫家伙糾集了數百人,霸了阿立一家的土地,還殺死了鄔麥,把五兄弟都抓了起來。

  亞尾把五兄弟鎖在鐵鏈上,連續拷打了十天十夜,強迫他們說出寶劍的埋藏地點。但五兄弟誰也不肯吐露半點口風,后來都被殺害。五兄弟的英勇行為感動了棲居在這一帶的熊、豹、蟻、蜂與鳥,它們成群結隊,從四面八方集攏起來,咬死了亞尾和海盜。隨后,這些見義勇為的動物又搬來大量泥土和石頭,壘起五座高高的墳山,把五兄弟安葬在里面。

  天長日久,五個墳隆起成五座山峰。從此,人們便稱之為“五子山”,后來人見五峰形似5個手指指向蒼天,便又稱“五指山”。

[page]

  舂米舞:黎家婦女勞動生活中的娛樂性舞蹈

  舂米舞是黎族婦女從舂米勞動中演變出來的娛樂性舞蹈。

  舂米舞在清代之前就已產生,在沒有形成舞蹈之前,僅作為通過敲打而產生聲音傳遞黎族婚慶信號的一種方式。在當時,黎族人深居山區,在舉辦婚慶之時,為了告之周邊臨近村寨的村民,前來飲酒慶賀,當時有人發現舂米時撞擊舂桶的聲音可以傳播好遠,于是采取了這一方式傳遞婚慶信號,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習俗,于是這種方法逐漸被其它村落運用。在其演變的過程中,這種方法發生變化,村與村之間舉辦婚慶活動時,也利用敲擊舂桶聲音的大小強弱比較陣勢,競出勝者,看哪個村敲得最響,哪個村的舂桶就是最多,由此,這種活動便逐漸成為一種習俗。


舂米舞(資料圖)

 

  舂米舞的形成歷史,或者還有其他的說法,在豐收的季節,黎家婦女舂米勞動的喜悅表現,或者是婦女們在舂米繁忙辛苦的勞動中,為了緩解勞累,提高舂米效率,在揮動木杵時加入一些優美的動作,在木杵與臼撞擊出的有節奏的聲音中,自娛性強而優美的舂米動作演變成了具有較高藝術觀賞性的舞蹈。

  舂米舞是黎族“合畝制”地區婦女在舂米時助樂的舞蹈活動,是黎族婦女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演變形成的,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舞蹈中的舂米動作形態,基本來源于黎族婦女舂米時的動作,它反映黎族婦女勞動生活的一面,古樸的真實寫照。同時,展示了黎族婦女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精神風貌。舂米舞由原來的四個人跳發展為六個人跳,由簡單的打法演變為多種打法,通過變換動作,敲打舂桶的不同方位,使“音樂”和舞蹈達到和諧效果。

  舂米舞是將生活的舂米動作與舞蹈相結合,節奏輕快,動作復雜多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舞蹈中的打擊聲音,對于探討和研究黎族原古的打擊樂藝術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自舂米舞搬上舞臺以來,作為海南五指山黎族特色的文藝節目,受到了社會的共同關注。每年舉辦的“三月三”節等大型節慶活動中,都少不了舂米舞節目。

[page]

  苗家姐妹節:春季山青草露的相親節

  每逢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是居住在五指山市和保亭縣交界處的陡水河畔苗家村寨姑娘們歡度傳統節日——姐妹節的日子。

  在這段時間里,按照海南苗家的傳統習俗,要吃姐妹飯。姐妹飯是姑娘們上山采摘野生植物的花和葉,用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后蒸熟而成的,吃罷姐妹飯,姑娘與小伙子們身著節日盛裝和民族服裝,歡天喜地來到陡水河畔,參加娛樂與體育活動:游方唱山歌、吹蘆笙、沙灘踩鼓、鳴鑼擊鼓、跳蘆笙舞、劃船、斗牛等。

  相傳,關于姐妹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陡水河畔居住著不少美麗迷人、聰明伶俐的姑娘,她們勤勞、智慧,用雙手創造物質財富,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這里山高路遙,與外地隔絕,雞犬之聲相聞不相往來。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少姑娘年紀大了,依然找不到終身伴侶。

  后來,想出一個美好的法子,正值山青草綠的三月,讓姑娘們每人拿出一些米來,邀請外地姑娘和年輕小伙子們前來聚餐。在聚餐的同時,進行有聲有色的活動:有的歌舞、有的賽馬、有踩鼓、有的斗牛。天長日久,本地的姑娘們與小伙子們慢慢地建立起了深情厚誼,逐漸結成了終身伴侶。

  就這樣,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便成為苗家村寨姑娘與小伙子們共同歡度的美好節日——姐妹節。

[page]

  黎族紡織技藝歷史悠久 黎錦工藝品備受游客歡迎

  海南黎族的織染技藝歷史悠久,特點鮮明,有麻織、棉織、織錦、印染(包括扎染)、刺繡、龍被等品種。

  黎族婦女精于紡織,對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紡織尤其獨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婦女就會紡織布,織出彩色床單幕布。“崖州被”曾遠銷中原。舊時,在黎族地區,無論走到哪一個村寨,都可以看到一件件出自黎家婦女之手的筒裙、上衣、頭巾、花帽、花帶、胸掛、圍腰、掛包及龍被、壁掛等精美的織繡藝術品,豐富多彩的圖案,美不勝收的花紋,展示了南國鄉土的獨特風韻。


資料圖片:黎族織錦苗族染繡作品展示

 

  黎族傳統棉紡織染繡(黎錦)技藝由黎族棉紡織工藝、麻紡織工藝及纈染工藝合并而成,是黎族人民創造的一項古老的文化。黎錦,是黎族婦女聰明和智慧的結晶,也展示了她們運用植物染料染色的高超技藝。據史書記載,黎族傳統棉紡織工藝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漢代以來,黎錦已成為歷代封建統治者的貢品。

  我國傳統的紡織業為絲紡和麻紡。植棉紡織最早應推海南島。黎族棉紡織工藝在宋元以前曾領先中原地區1000多年,對促進我國棉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棉紡織業在全國的普及則是11世紀的宋代以后才開始的。

  海南島天氣炎熱,土壤肥沃,并略帶堿性,很適宜于木棉的生長,舊時的崖州(今三亞市),棉花生產頗盛,是中國棉花原產地之一。崖州黎族婦女將新棉花摘下后,軋出棉籽。宋代詩人艾可叔的《木棉詩》中,曾描繪了黎族婦女紡織的生動情景。黎錦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主要是做工精細,美觀實用,在紡、織、染、繡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

  而黎族傳統棉紡織染繡技藝也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少到海南來旅游的游客,都喜歡購買黎錦工藝品贈與親友,黎錦工藝品已成為最能代表海南少數民族特色的紀念品之一。(人民網海南視窗/記者 關操)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videossex另类|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av|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日韩免费精品视频|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