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準將海棠灣建設開發總體定位為“國家海岸”,賦予海棠灣多元化國際休閑度假和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覽等綜合功能。建人民的幸福家園海棠灣規劃總用地面積98.78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25萬,幾乎相當于再建一個三亞城區。
海棠灣位于三亞市東北部,綿延21.8公里海岸線上,沙白如雪、椰林密布,灣區岸陸水系縱橫,綠洲點點,編織出一幅融熱帶海濱與江南水鄉于一體如詩如畫的奇妙景象。
2007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準將海棠灣建設開發總體定位為“國家海岸”,賦予海棠灣多元化國際休閑度假和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覽等綜合功能。
從那時開始,一座具有國際水平、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天堂開始崛起。
2000年1月1日凌晨,當“新千年”第一縷曙光在海棠灣綻放,作為向全球華人的祝福,中央電視臺等23家境內外電視媒體同時在海棠灣向全球138個國家和地區直播海上日出盛況,“海棠日出”從此進入世人的眼球。
如詩如畫夢幻海棠灣
為高質量開發海棠灣,2005年,三亞市政府組織了一次由多家國際著名規劃設計機構參加的海棠灣規劃方案競賽,并綜合吸收各家精華確定了被稱為具有“國際化、世界級”標準的戰略規劃。2007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準將海棠灣總體定位為“國家海岸”國際休閑度假區,奠定了海棠灣建設成世界一流旅游度假天堂的基礎。
逾百家高端酒店云集
在聞名世界的邁阿密、夏威夷、黃金海岸、坎昆等濱海旅游勝地中,唯有坎昆是除擁有一流濱海旅游資源外,同時還擁有瀉湖等二線水系的濱海旅游度假區。海棠灣擁有總長度13.8公里的原生態內河水系資源,就自然環境、地形地貌而言堪比坎昆。
“國家海岸”海棠灣,核心功能為國際頂級品牌濱海酒店帶、世界級游艇休閑小區、國家級醫療及健身療養基地。其濱海一線用地規劃建設32家國際高端品牌酒店,二三線用地將興建約70家各類主題精品度假酒店,形成一個云集百余家高端酒店的度假區。

夕陽下椰子洲島的迷人景象
“國家海岸”海棠灣的開發建設是海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自2008年起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以來,三亞市委、市政府開創了一條規劃和基礎設施先行、以生態環保和多元文化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創新和城鄉一體化為動力的開發建設之路,打造生態、低碳、文化、夢幻的海棠灣,使之不僅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天堂,也是海棠灣人民的幸福家園。海南省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表示,海棠灣發展是三亞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將成為三亞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已完成總投資近193億
海棠灣開發建設計劃總投資918.6億元人民幣,其中政府投資計劃完成395.9億元,社會投資計劃完成522.7億元。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經過3年多建設,海棠灣區域內市政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通車總里程65公里的“三縱九橫”骨干道路網已初步形成,截止今年7月已完成投資額達192.48億元,其中政府完成投資106.08億元,社會投資完成86.4億元。
已動工及即將動工興建的部分高端度假酒店
據了解,目前海棠灣已有康萊德、萬達逸林、萬麗等3家酒店相繼開業迎賓,已動工興建的14家超五星級國際知名品牌酒店正在加快建設步伐,其中地處濱海一線的喜來登、豪華精選、凱賓斯基、蜈支洲島地中海俱樂部、凱萊等酒店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春節前竣工開業。
海棠灣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今年下半年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將建成投入使用,大型歌舞劇《海棠.秀》即將在新落成的萬達大劇院隆重上演。此外,奧林匹克灣、夢幻娛樂不夜城、南中國影視城、海南國際購物中心、國家海岸濕地公園、國際養生小區、國際風情小鎮、國際會展中心、國際藝術中心、惠普海棠灣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也正抓緊實施。“國家海岸”海棠灣已開始向世界展露她迷人的風采。
視低碳綠色為生命
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海棠灣始終把生態保護和低碳節能視為生命。整個海棠灣區域建設用地面積僅占總用地面積的52.2%,其余為生態屏障部分。
目前,區內兩個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污水日處理能力合計達7萬噸。海棠灣內推行自然處理系統,在現有青田水廠基礎上,還興建了東部供水廠,對水體進行凈化,形成生態可持續的城市排水系統。
海棠灣區域內全部道路均采用“風光互補路燈”,每盞燈都可利用風能、太陽能自行發電照明,現已安裝了2800多盞。此外,海棠灣還將低碳節能指標納入規劃管控原則,落實到具體項目的設計環節,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并開工建設了長達13.8公里的水系生態保護工程。
海棠灣規劃總用地面積98.78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25萬,幾乎相當于再建一個三亞城區。
海棠灣規劃以重現海上絲綢之路圖景為主題,將恢復區域內南北內河,在河兩岸渲染水岸風光特色,營造體驗東南亞、南亞、西亞風情的大小島嶼以及半島主題區,打造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地域風情的水上體驗之旅,濃縮和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畫卷。
如何把海棠灣建設成當地人民的幸福家園,是三亞市委、市政府始終掛在心上的事。當地政府按照“旅游引進來,產業活起來,生活富起來”的目標,計劃在海棠灣規劃區內建設總投資約70億元的7個風情小鎮,用于安置被征地農民,其中,龍海、林旺北兩個風情小鎮已開工建設。
海棠灣風情小鎮結合本土風情,融合現代建筑元素,搭建本地文化展示平臺,形成前街后巷、單家獨院的格局,不僅每戶均有一定面積的商業鋪面,還為集體留出了永久性的經營資產,居民可從事餐飲、零售、文化演藝、家庭旅館等商業活動,形成「戶戶有產業,人人有就業」的宜居宜商安置模式,使海棠灣成為特色鮮明、演繹本土文化的新型旅游小區。
三亞市委常委、海棠灣工委書記岳進表示,7個風情小鎮全部建成后,規劃區內的失地農民人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就業機會,并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規劃中的海棠灣藍圖正在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