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封面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正文
海南漁民航海羅盤
中新網海口11月13日電 (崔力 文朱磊)12日,海南省博物館對即將于15日館慶特別展覽上展出的《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作介紹,“《更路簿》是海南漁民最早開發西沙和南沙的見證。”
11月15日為海南省博物館開館三周年慶,屆時“大海的方向——華光礁一號沉船特展”,為了配合展出,海南省博物館特赴瓊海潭門征集《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長21厘米,寬14.5厘米,厚2.8厘米,對折雙面紙。正文寫道,“自大潭駛往東海用乾巽一線……”。 “大潭”即瓊海潭門港,“東海”即西沙海域,簡短的一句話清楚的記錄了出發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印證了海南漁民曾靠著一本《更路簿》和普通羅盤闖蕩西沙南沙海域的歷史。
被譽為“南海天書”的《更路簿》,是文字航海圖小冊子,沒有固定名字。《南海更路經》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以手抄本形式傳下來的,俗稱《南海更路簿》,也就是我們本文中多次提到的《更路簿》;一類是口頭傳承下來的,俗稱“更路傳”?!赌虾8方洝芬延?009年2月1日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據《瓊海縣志》記載“明代永樂年間,歐村港、馮家埠、潭門埠、草塘埠一帶的漁民,已往返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捕魚和居住”;《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匯編》一書有對西沙群島古廟遺址的記載等。海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稱,“以上的史料都有力地證明,在明代以前,海南漁民已駕駛帆船往返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捕魚和居住了。”
海南省博物館朱磊認為,《更路簿》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主要有以下兩方面:《更路簿》中記載的地名是由海南漁民命名并沿用至今,具有濃厚的海南方言特征,例如以“峙”代替島和嶼,以“沙”或“線”指暗礁等,充分證明海南居民開發建設西沙、南沙的悠久歷史,是證明南沙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有力證據;《更路簿》中所記載的航行范圍不同于一般的航海針經書,側重在西沙和南沙海域,有關國外更路的記載不是很多,書中所記載的航線、島礁地貌和海況以及海浪、潮汐、風向、風暴等水文和氣象信息,對研究我國航海史、南海開發史都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