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海南頻道11月17日電(王祝華)16日,海南省博物館館長、海南考古研究所所長丘剛在接受"新華訪談"記者采訪時透露,海南省博物館正在加大黎錦搜集、考古工作力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讓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黎錦在"自己的家鄉"海南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丘剛透露,海南省博物館已經成立黎錦文物征集小組,深入海南省黎族山區和國內外遍尋流失的黎錦珍品。
據了解,黎錦的歷史超過3000年,是黎族文化最重要的標志。在民間,黎錦主要用作筒裙、上衣、頭巾、花帽、花帶、被面,也用作珍貴的工藝品、禮品。由于黎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專家把黎錦稱為黎族的"甲骨文"。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