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紅坎嶺陶藝文化園,現場觀看陶藝的制作過程(南海網記者 張茂 攝)
紅坎嶺陶藝文化園里,一名老陶藝人展示他的作品。 (南海網記者張茂 攝)
紅坎嶺陶藝文化園里的陶瓷(南海網記者 張茂 攝)
南海網海口11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彭琳沁)11月22日,全國網媒記者走進紅坎嶺陶藝文化園,中國陶瓷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網媒記者們眼前。許多網媒朋友說,以前只知道景德鎮的陶藝很出名,現在來到這里才知道,海南福安窯也曾在宋代燦爛一時。
2004年5月中旬,澄邁福安窯址被發掘,這是首次在海南發現陶瓷的生產“車間”——古窯址,一共發現了4座窯爐。而從福安窯址出土的清代瓷器看出,因為是民窯,生產的多為百姓日常器物用品,整體工藝水平一般,但個別瓷器燒制得相當不錯,釉色、器形、花紋等,都較有海南地方特點,其中青花器形帶有字款、花卉圖案,還有最具海南本地色彩的青蛙紋樣。
中國是陶瓷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而海南福安窯也曾在那個遠去的年代燦爛一時。海南島是各種陶、瓷土蘊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非常優質的紫砂泥、高嶺土和陶土資源。從陶藝品燒成的情況來看,海南土質非常好,若氣溫控制得好,會產生豐富窯變的奇異效果,十分珍貴。
據當地的導游介紹,陶瓷的燒制工序也十分講究,現在能做這個工作的人很少,而且大多數都在50歲左右。因為燒制陶瓷需要耐心和毅力,所以很多年輕人便不愿意學習這樣的技術活,而燒制一件瓷器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導游說,這里的師傅都經過30多年的錘煉,練就了一身本領,光是在瓷器上雕刻花紋就需要很深的功底。我們在現場看到,很多陶罐有序的擺放在工廠內,據了解,這里最便宜的陶罐可以賣到幾百塊,最貴的賣到8千多元。
如今,橋頭鎮的陶藝文化園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有的是陶藝愛好者,有的來此只想玩玩泥巴,體驗一下童年時代的樂趣。游客在園內不僅能感受福安古窯當年窯工們精心練泥、制坯、曬坯、燒窯等陶器制作和燒制的流程,還可以親自學著制作各種簡單的陶藝。作坊外的綠地上,游客還可以邊喝茶邊欣賞著各式各樣的陶藝成品,享受世外“陶”園的悠閑和寧靜。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