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下午,“陽光杯”2011(首屆)海南國際旅游商品工業設計大賽成果交易展在海口開幕。(南海網記者 李曉梅 攝)
位于海口創意港的設計作品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南海網記者 李曉梅 攝)
紅毛丹LED燈,充分體現海南熱帶特色。(效果圖)
作品《瓊州遺韻》,體現海南黎苗文化的旅游工藝品。(效果圖)
南海網海口12月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曉梅)12月3日下午,“陽光杯”2011(首屆)海南國際旅游商品工業設計大賽成果交易展在海口開幕。在開幕式上,6個創意項目對接落地現場簽約。
作為本次大賽的倡導者,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會黨組書記羅保銘出席設計大賽成果交易展開幕式,并宣布交易展正式開幕。省委常委、秘書長許俊,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省政府副省長李國梁,省政協副主席王路等出席開幕式。
131件作品獲獎 呈現四大特點
“陽光杯”2011(首屆)海南國際旅游商品工業設計大賽于今年3月16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并正式開賽。比賽期間,共征集到來自內地、港澳和韓國、德國、美國等地的設計作品1700多件,分10大類主題。經過歷時9個月的甄評,最終有131件作品獲獎。
據了解,在1700多件參賽作品中,入圍的作品種類繁多,設計新穎。大到游艇,小到鉛筆,以及太陽能技術的運用和面料的選取等,讓人眼前一亮,大部分的參賽作品極具海南特色,充滿創意,得到了大賽評委們的普遍贊賞。在脫穎而出的131件作品中,其中民俗彩塑《瓊州遺韻》、“海南行動”島服、紅毛丹LED燈、會“呼吸”的樹、“THE CHAIR”和動力沖浪板分別獲得黎苗文化主題、旅游服飾主題、熱帶特色文化工藝品主題、景觀景點歷史文化主題、旅游用品及旅游裝備主題和酒店用品主題的一等獎。
記者獲悉,本次大賽獲獎作品主要有四大特點:一是緊密結合時尚濱海旅游需求,獲獎作品涵蓋動力沖浪板、游艇、旅游房車等。二是注重低碳環保,比如收集沙灘垃圾的“海灘衛士”設計,海洋垃圾收集器,太陽能利用的多功能露營燈等。三是注重海南傳統、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比如旅游服飾的紋樣設計在結合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熱帶文化等方面有創新,注意使用海南天然材質,如椰殼、貝瓷等。四是作者來自五湖四海,充分體現了國際元素。
6個項目對接落地 創意設計直接轉化為成果
本次大賽除了向全世界征集文化創意作品,還首創“行走中的創意——設計師走近海南采風對接”活動。目的在于為本地企業和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架接了合作交流的橋梁,促進不少設計項目實現對接落地。
在開幕式上,6個對接項目現場簽約,包括“南山壽果產品的整體品牌定位及其包裝設計”、“南繁觀賞魚旅游記念品創新研發”、“海南印象海膽劇場功能、空間、禮品設計”、“康盛達企業品牌產品創新設計”等項目,標志著大賽成果將直接與海南特色產業結合,煥發出新的活力與魅力。
李國梁表示,通過舉辦大賽匯聚了一批設計精英,對接了一批優秀企業,推出了一批設計精品,凝聚了寶貴的經驗和共識,更重要的是架起了創意理念和設計成果產業化的橋梁。希望全省各有關部門、市縣加強賽后作品的產業化培育和扶持,實實在在的推動轉化一批成果,加快培育符合國際旅游島定位、有本土特色的輕工產業和創意產業。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高國際旅游島建設軟實力
李國梁說,“十二五”時期是海南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的黃金期,工業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的升級迫切需要人文、藝術等創意元素的植入和融合,才能不斷推動產業結構的提升,打造核心競爭力。
本次大賽參賽的作品有創意,有美感,也很實用,達到了最初設想的目標。且充分挖掘海南海洋、黎苗民族等特色文化元素和珍珠、貝殼、椰子、黎錦苗繡等文化元素,以現代科技與創意為手段,實現文化與旅游商品相融合,精心雕琢具有海南特色海洋文化、民族文化產品,為中外游客提供有豐富文化內涵、海南特色和現代創意的旅游商品。在實現海南省旅游商品轉型升級,順應國際旅游島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的同時,提升國際旅游島文化軟實力。
大賽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承辦。以“陽光海南,魅力創意”為主題,力求打造海南專業賽事品牌。通過大賽,誕生出一批優秀的具有特色的海南旅游產品,匯集一批優秀的設計師,為海南提供人才支撐。據了解,創意海之南--海南國際旅游商品工業設計大賽將每兩年舉辦一次。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