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周刊]
升級改造:風情小鎮蓄勢再出發
來興隆,喝咖啡,品美食,或許會成為今后海南游的重要一站。海南日報記者李幸璜攝
興隆溫泉。海南日報記者宋國強攝
魅力興隆六十年
文\海南日報記者于偉慧田溪
60年,對于一個人來說,花甲年,知天命。60年,對于一個城市來說,還像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
興隆,60年前,被確定為歸國難僑安置點,如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興隆要進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溫泉療養、歸僑文化、農業科普、演藝娛樂于一體的旅游綜合度假區。
華僑文化要搶占市場
眾所周知,興隆是海南最早的旅游區,但隨著近年海口、瓊海、三亞等地旅游的崛起,興隆當年火爆的場面已經不再,興隆旅游升級改造,成為擺在萬寧面前的迫切問題。
興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總體定位是:以溫泉為主題,熱帶植物、東南亞風情為特色,集旅游觀光、康體療養、休閑度假、旅游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旅游度假區。
按照這個定位,興隆總體目標是按照“國家熱帶公園”的概念,通過改造、提升、聯動的發展策略,將興隆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良、文化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服務設施完善的旅游度假區,使興隆成為當地華僑生活的樂土,海南島非濱海區域中最具吸引力的度假目的地。
海南旅游專家楊哲昆說,興隆要想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占得先機,必須從文化建設開始,吃穿行游購娛,所有的產品都要體現出強烈的文化信號。歷史上,興隆聚居著來自21個國家的歸僑,圍繞歸僑、華僑、僑眷文化,建設華僑博物館,建設華僑文化廣場,讓華僑文化在興隆既有堆積,又有釋放,主題鮮明地搶占海南旅游市場。
近幾年來,萬寧市相關部門也在不遺余力地為保護興隆的東南亞文化風情而努力。2008年興隆曾經開過印尼語、馬來西亞語等培訓班,號召鎮上的年輕人來學習,但是缺乏針對性,目的性也不強,效果并不明顯。
興隆華僑農場僑聯主席杜燕生說,“許多歸僑都感到東南亞文化彌足珍貴,在許多老歸僑當中,仍然講著越南話、馬來語、印尼語、泰國語,可是到下一代,語言漸漸消失,生活習俗也漸漸改變,所以我們想通過培訓班,適當補習一下東南亞文化。”今年,萬寧市準備組建歸僑文藝隊,有針對性地去東南亞國家學習、交流,適當的時候還準備把這些國家的歌舞老師引進興隆授課,讓更多的年輕人有學習機會,讓興隆的東南亞文化有明顯的提升。
休閑特色產品需強化
縱觀海南東線旅游區,博鰲、山欽灣、神州半島、石梅灣、日月灣、香水灣、海棠灣、亞龍灣,做的都是海文章,而興隆地處的位置和資源,正好和各個海灣互補,開發休閑游,將是興隆一個特殊定位。
楊哲昆說,興隆近山近海,有田有園,有河有湖,有溫泉,有高爾夫,行車不到半小時,可去日月灣沖浪,可去加井島潛水,十分便利,同時經過幾十年的旅游開發,興隆旅游格局也基本形成,在此基礎上,發展為特色休閑中心,開發特色產品,將是目前興隆發展最大的優勢。
開發興隆旅游產品,其次要在溫泉產品上下工夫,目前興隆酒店比較集中,但是溫泉使用相對不合理,興隆進行升級改造,對溫泉產品應該進行梳理,對溫泉的質量要實施控制,對溫泉的價值進行研究,從功能上、結構上開發對應產品。
熱作資源,是興隆的重要產品,但目前興隆在開發上略顯單一。記者在熱帶植物園、南藥園、熱帶花園等景點發現,熱作產品還僅僅停留在咖啡、香草茶、可可粉等初級產品上。有專家指出,興隆應該開發些與旅游休閑配套的產品,如僑鄉熱作小莊園,用田園生活的概念,把熱作、莊園和休閑產業結合起來,多開發些鄉村式的溫泉酒店,小的休閑去處,形成豐富的旅游產品,迎合當今客人的需要。
太陽河美景待挖掘
在興隆,人們最引以為豪的是太陽河,太陽河河水清澈,穿興隆而過,而多年以來,太陽河一直被埋沒在樹林與房屋之間,太多的游客沒有見識過太陽河的美麗。
幾乎每一個旅游城市,都有一條美麗之河,如陽朔的漓江,重慶的嘉陵江、鳳凰古鎮的沱江……而在興隆,作為全國著名的旅游小鎮,美麗太陽河蘊藏其中,卻沒有和游客見面。
2011年,萬寧開始對興隆太陽河進行整治,搬遷太陽河兩岸的民居和商戶,對太陽河環境進行整治。興隆農場書記馮煒說,要通過對太陽河的整治,使其成為興隆最美的一道風景。屆時,乘坐游船,夜游太陽河,欣賞東南亞歌舞,也別有一番風味。
與此同時,許多專家也建議,提升興隆旅游,要把海南美食融入其中,說起海南“四大名菜”,東山羊、和樂蟹便出自萬寧,萬寧本身物產豐富,同時萬寧人善廚藝。興隆,打造美食之都,也是豐富自身產品的一條產業之路。
除了萬寧美食,興隆獨具特色的東南亞飲食更吸引游客,七層糕、九層糕、咖喱雞、沙爹等等,都是興隆特色美食,加上后安鯔魚、港北對蝦、港北沙蟲、后安粉湯、小海魚湯、大洲燕窩、興隆咖啡等,來興隆,品美食,或許會成為今后海南游的重要一站。
從今年7月份開始,伴隨歡樂節的籌備工作,萬寧對興隆的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造。與此同時,興隆沿太陽河兩岸的整治工作也開始。按照建設“國家熱帶公園”的目標,興隆將被打造成中國優秀的旅游風情小鎮,向世界游客呈獻一個全新的興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