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周刊]
游客紛至:體驗興隆別樣魅力
興隆匯聚了來自二十一國的歸僑,圖為興隆亞洲風情園內的路標。于偉慧攝
陶醉在興隆南洋風情中的游客。王凱攝
來自北方的“候鳥”老人在興隆開心打桌球。張杰攝
魅力興隆六十年
文海南日報記者于偉慧田溪
風雨之中,興隆已經走過六十年,如今再走進興隆,當年黃泥遍地、瘧疾橫生的興隆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著名的僑鄉,一個旅游勝地。
今天的興隆,已是海南旅游格局中的一顆重要棋子。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興隆要進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溫泉療養、歸僑文化、農業科普、演藝娛樂于一體的旅游綜合度假區。
風雨之中,興隆已經走過六十年,如今再走近興隆,當年黃泥遍地、瘧疾橫生的興隆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著名的僑鄉,一個旅游勝地。
每天下午,在興隆的街道上,各地游客乘一輛輛大巴車來到興隆,逛熱帶植物園,品興隆咖啡,看東南亞歌舞表演,泡溫泉,打高爾夫……
每一天,都會有接近一萬人來興隆旅游,在興隆過夜。2010年,興隆過夜旅游客人超過了330萬人次,今年這個數字還會增加。事實上,當年選址興隆做安置歸僑地點時,就考慮到興隆地區有溫泉,可以發展旅游,當時的思路,加上興隆的資源,還有歸僑們不懈的努力,如今興隆已成為海南著名旅游目的地。
旅游小鎮充滿南洋風情
來到興隆,無論是清晨徜徉在小巷,還是夜晚漫步于小街,你都會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小鎮不大,但大大小小的茶店(咖啡店)有30多家,雖然每家茶店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但不變的是都經營著興隆的本土咖啡,都有著自己忠實的顧客。
每天下午五點,在興隆的景天或新世界大劇院,各個導游都會把游客帶到這里,欣賞具有濃郁風情的東南亞歌舞表演。
在興隆,歸僑們總喜歡穿著具有濃郁的印尼風情的服裝,男式的叫“峇蒂”(Batik),女式的叫“紗籠”( Sarong)。峇蒂和紗籠的布質非常柔軟,穿在身上極其舒服。不了解內情的朋友可能會說:“不就是島服么?”事實上,它們和島服無論在布料選用和制作工藝上都有很大區別。
這些,如今仍然都是興隆的特點與符號,導游李先華每周都會帶客人來興隆。他說,客人們很喜歡興隆,興隆到處飄著南洋味道。這是旅游最需要的東西。僑鄉文化和獨具東南亞風情的飲食文化也是興隆的一個旅游特色。
從興隆農場建立到今年,旅游一直都是興隆的主題,不同地域、國界的生活與文化,形成興隆地區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內涵。
興隆現有9個景點、5家歌劇院、30多家建筑風格各異的酒店及賓館。景點均以華僑文化的內涵為紐帶,來展示東南亞風情,原汁原味的泰國、印尼風情會讓置身其中的游人有身在其境的感覺。
環保小鎮郁郁蔥蔥
興隆人說話彬彬有禮,處事大度包容,著裝獨具特色,個個能歌能舞,而除了這些,興隆人還具有十分強的環保觀念。
在興隆農場,有一個護林隊,堅持護林20多年。12月23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興隆三合水水庫上游的山上,見到了這20多個人組成的護林隊。
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堅持20多年,就是為了守護好興隆的環境。當年護林隊的倡導人蔡德光說,當時組建這個護林隊,一是因為興隆農場都是歸僑,環保意識特別強烈;二是他們摯愛著太陽河,只有把上游的環境保護好,太陽河才能越來越美麗。
離開三合水水庫,再來到沉香灣水庫,放眼望去,沉香灣水庫周邊的森林郁郁蔥蔥。蔡德光介紹說,在興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誰也不準上山砍樹,超過一定的坡度,不允許種植任何作物,曾有個別職工偷偷種過,但是一旦被農場發現,立刻拔掉清理,正是這種環保理念,使得興隆農場管轄的山林始終郁郁蔥蔥。
包容小鎮成候鳥天堂
在興隆,人們對歸僑的評價是:老實、不愿與人爭吵、不講粗口、對人有禮貌、講究衛生、家庭和睦。這與歸僑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由此形成的良好社會風氣是分不開的。這也使得來自21個國家的歸僑,在此和睦相處,融入一個大家庭。
有人說,站在興隆街道熙攘的人群中,即使閉著眼睛你也會知道是置身興隆。因為你會聽到一種奇妙的語言,它既不是海南話,也不是客家話,而是具有鮮明特色的“興隆普通話”。
老歸僑鄧小華說,“興隆普通話”就是唯一被華僑們接受的“官方語言”,同時也是興隆人包容、團結的最佳見證。初到海南,各國歸僑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語言不通。然而,無論是本地人或者歸僑之間都沒有因為語言而表現出親疏。他們憑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建設興隆的熱情,摒棄了說了幾輩子的口音,用起了第三種語言———普通話,進行溝通和交流。幾十年過去了,“興隆普通話”便成為華僑們包容互助的結晶。
而正是興隆包容的魅力,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來自東北的王天方老人每年冬天都會來興隆度假,最初是住賓館,如今已經在興隆購房,他說:“我特別喜歡興隆,這個地方很清靜,人很和睦,也很包容,沒有絲毫排外的感覺,走在大街上,許多人都是彬彬有禮,在小鎮上咖啡廳里,人們也是溫文爾雅。”
2007年之后,興隆憑借良好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優勢,開始興建一些旅游度假房產,房產一推出,受到島外人士的好評,許多老人紛紛選擇來興隆度假,興隆人以友好和包容,使得候鳥很快融入興隆這個大家庭。
歡樂小鎮將更顯魅力
興隆旅游區一向以熱帶植物、溫泉、咖啡、華僑文化等為依托,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度假。但是近年來,興隆旅游區受三亞、海口、瓊海等地旅游市場競爭的影響以及自身基礎設施薄弱的限制,發展速度一度較慢。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深入,萬寧市正積極謀篇布局做大做強興隆旅游業。2011年(第十二屆)中國海南島歡樂節將于12月31日在興隆舉辦,借此契機萬寧正對興隆進行全面改造,屆時,興隆將成為一個歡樂小鎮。目前,由蓮花到興隆的蓮興公路已經實現通車,通車之后,興隆、石梅灣、神州半島將形成萬寧旅游的“金三角”。該地區集中了山、海、溫泉、熱帶雨林、熱帶植物、游艇、潛水、海釣、高檔度假酒店、演藝、購物、島嶼、歸僑文化等多樣化的旅游元素,極大地豐富和提升了興隆旅游的內涵。
萬寧市委書記孫新陽說,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興隆要進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溫泉療養、歸僑文化、農業科普、演藝娛樂于一體的旅游綜合度假區。此次興隆的改造和未來興隆的建設,正是著眼于這一目標。他說:“借助歡樂節,我們有信心通過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通過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參與,把整個興隆旅游區的規劃落到實處,將興隆打造成中國優秀的旅游風情小鎮,把一個全新的興隆奉獻給世界游客。”
為了借助歡樂節打造一個全新的興隆,萬寧今年投入了近8億元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明年,萬寧還將計劃投入10億元,將太陽河兩岸打造成一條集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景觀與休閑度假旅游帶。同時,后續還將計劃投入6億元,將其真正建設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旅游風情小鎮。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