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導,路邊像紅色絨球的花是什么植物?”“那像大扇子一樣撐開的植物叫什么名字呀?”1月1日,跟隨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的導游小謝當了半天導游,發現內地游客對熱帶植物非常好奇。
看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熱帶植物,在游客眼里卻是美麗的風景,吸引他們不遠千里前來旅游觀賞。
“在國際旅游島深入推進的進程中,全民動員植樹造林、綠化美化,既能提高生態質量、改善人居環境,又能為建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園打下重要基礎。”2011年12月27日,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這番話再次強調了環境對于海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在呀諾達,處處都能看到景區的綠化美化,環境保護成績斐然。
美化雨林 為綠色添異彩
呀諾達地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這里的大山上分布有熱帶雨林,難道還需要綠化嗎?呀諾達的開發者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據景區副總經理廖文輝介紹,呀諾達景區尚未動工建設之前,公司工程管理部就先在附近村莊建設了景區自己的苗圃,撫育鄉土景觀樹種和熱帶觀賞植物。
“小時候,山上都是大樹,小孩進山都要大人帶著。1980年代,這里的大樹都被砍掉賣了,山里再也沒有大樹了。”景區項目部員工吉洪全,土生土長的三道人,對這片大山植被非常了解。他告訴記者,呀諾達景區建成后,植被恢復很快,一些附近村民種植的檳榔林被景區收購后,采取不管理不砍伐的自然法則,檳榔林里現在長出了許多小樹,開始向次生天然林演化了。
據了解,近幾年來,呀諾達管理者在景區見縫插針種植鄉土樹種,在路邊種植花卉、觀葉植物等綠化樹種,種樹總量2.3萬株,草坪綠化面積達5.3萬平方米。像游客喜歡的紅絨球、蒲葵、旅人蕉,還有山道兩邊種植的翠竹等,都是呀諾達種來點綴景區的。
低碳排放 保護景區植被
呀諾達景區很大,景區各種建筑物掩映在雨林之中,遠望之下,只見一片完整的雨林,很難看到鋼筋水泥的建筑物。這是一個接近全自然的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
大氣環境,一級標準保護;聲環境,一級標準保護;污水排放,零排放。這是呀諾達《環評大綱》對景區開發提出的要求,幾乎都按照國家一級標準執行。正是這嚴格的環境標準,才為游客保留了呀諾達熱帶雨林的原生態之美。
呀諾達本著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等原則,努力嘗試打造一個熱帶雨林低碳景區。據了解,景區在廣場、露天營地以及游客服務中心等地方,大量使用太陽能照明或者風光互補照明路燈,一年可減碳2噸多。節約標準煤1.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70公斤。
此外,景區還安裝環保廁所,做到廢棄物自凈處理,前不久兩座污水處理廠竣工投入使用,實現了零排放……綠色清潔能源的使用,森林植被的恢復與增長,降低了呀諾達的碳排放,增加了呀諾達的森林碳匯。
清新美麗的呀諾達,吸引著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游客。
善行旅游 動員游客愛護環境
呀諾達每天客流量約6000人次,高峰期間每天可達1.5萬人次。這么大的客流量,如果引導不好,就容易對景區的熱帶雨林帶來負面影響。
為此,呀諾達推出《綠色宣言三字經》,讓游客在進入雨林旅游之前,就以宣誓的方式,保證自己不亂采亂摘、不亂丟亂扔。呀諾達根據中科院院士李文學的建議,對景區雨林植物資源進行摸底調查,記錄到野生維管植物1047種,并編輯出版了《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收錄了327種珍稀的雨林植物及其圖片,供游客觀鑒,增強愛護雨林的意識。
去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信托基金項目“善行旅游———促進遺產保護與人的發展”,在呀諾達正式啟動,倡導一種友善的旅游模式,即無論旅游客,還是景區開發者、景區所在社區居民,都要與自然環境,與當地人文風情友善相處。讓景區得到可持續發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