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信息北京1月6日電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區別于改革開放初期設立的深圳等經濟特區,新的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統籌兼顧社會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和政治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必須超越自身利益但又要通過自身探索和創新,拿出全國可資借鑒的東西。
備受關注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終于在2009年12月31日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
“這意味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將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中共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看來,國務院出臺關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若干意見后,海南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是繼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后,中央對海南發展力度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支持。”
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經濟卻不發達。為了提振經濟,海南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寄望于國際旅游島建設,并由此引發了人們無盡的想象:是否要建成像香港那樣的免稅購物天堂?會不會有更具特色的旅游模式,比如豪華游輪上的博彩業出現?
2009年9月1日,海南省首家市內免稅店在三亞正式開業,標志著海南向購物天堂邁進了重要一步。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仍然需要“爭取”這種“特區”政策,這也成了海南這個中國最南方省份向前邁進的重要推力。海南省的決策者,為此曾經走過了一條頗不平常的努力路徑。
2006年12月5日至7日,當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參加會議的中共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在這次會議間隙接受了一項新的使命:努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突出經濟特區的“特”字。
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對這位新任海南省委書記的工作要求。就在這次會議前夕,衛留成剛剛從省長升為書記,“那時候還是省長書記一肩挑,我陪著去參加了這次經濟工作會議。”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林回福如此回憶“一定要突出特區的‘特’字”這個重要談話的背景。
衛留成2003年10月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轉任海南省委副書記和省長候選人,次年2月當選為海南省省長。他發現,盡管海南建省辦特區已經十五年,但海南仍屬于經濟欠發達省份。標志之一是,2003年海南的GDP實現了1995年以來的首次兩位數增長,但此增速也僅排在全國最后幾位,固定資產投資更是排在全國倒數第二位。
習慣于推動大企業發展的衛留成,2004年開始在海南力推“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到2006年時,海南經濟的GDP增速創1994年以來新高,但在全國各省排名仍然靠后,僅高于寧夏、青海和西藏。“那時候,海南有一個代名詞就是‘落后、欠發達’,而其他特區當時已經蓬勃發展。” 林回福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中國自2001年12月10日加入WTO后,海南原來的特區政策越來越弱化,“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根源就在這里。”
像全國其他省市一樣,海南的發展戰略一度并不清晰。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關于“什么是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就有不少爭論,爭論的焦 點則是在工業、農業、貿易、旅游和生態等不同的發展方向。直到1996年 “一省兩地”的提出,海南省的產業發展戰略才逐漸清晰,開始突出海南的區位、資源和生態優勢,而海南的經濟也從1998年開始逐步走出低谷。
“一省兩地”是新興工業省、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度假休閑旅游勝地的簡稱。“這個戰略一直沒變,只是戰術有一些調整。”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林回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其核心就是保護環境,不能盲目建設重復建設,不能五小工業遍地開花。” 1999年,經國家批準,海南成為全國第一個生態示范省;同年,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
衛留成來到海南之后,強化了海南的這一戰略定位。他在2004年5月的全省旅游發展大會上明確表示:“未來5年、10年、1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海南省能夠真正影響中國的,能夠給中國做出貢獻的,不是海南的新興工業,也不是海南的高效農業,而是海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環境,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旅游產業。”此后,衛留成多次強調,要瞄準建設國際一流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并于2007年的中共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上提出“生態立省”。
海南發展旅游業,必須首先取得國家旅游局的支持。2007年1月23日,海南省分管旅游工作的副省長陳成面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地點在海口市的喜來登酒店。邵琪偉當時在那里參加全國入境旅游工作會議。當天,邵琪偉原則同意了陳成所提的設立海南旅游綜合試驗區規劃框架。
一個月后,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北京向前來溝通的陳成表示,國家旅游局全力支持海南申報“建設中國海南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并建議海南省人民政府或雙方共同組織工作小組進行先期研究,必要時可邀請國家綜合經濟部門和海洋主管部門牽頭或參與。
2007年3月13日,邵琪偉在北京宴請到京參加兩會的中共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和省長羅保銘。雙方當即決定,海南方面由副省長陳成具體負責設立海南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這件事,而國家旅游局方面,則由副局長王志發對接海南。
獲得國家旅游局的首肯之后,海南省開始向國務院申請支持。2007年4月2日,衛留成主持召開了關于申報海南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的匯報會。當天,海南省政府確定了一些關鍵性的內容,比如,原擬向國務院申請支持的8項政策,減為“兩免”(免簽證、市內免稅店)兩項政策,其他6項政策,則另具專文呈報國務院審批。
4月23日,海南省政府向國務院呈報《關于設立海南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的請示》。而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也在三天之后的中共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中表示,要努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就要加大旅游開放,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要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為載體,全面提升旅游開發開放水平。
這是中共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第一次正式做出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戰略決策,并把建設國際旅游島,與洋浦保稅港區建設、農墾改革、完善省直管市縣一起,列入四大體制改革創新任務。目前,后三項都已經得到中央批示并在順利推進中。
其實,關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呼聲由來已久。至少在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耀看來,這次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是對三亞一個試點的跨越,”陳耀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
三亞市在2005年下半年時,提出要在三亞建設旅游試驗區,打造國際濱海旅游城市。彼時,世界小姐總決賽已經從2003年開始連續在三亞舉行,其他國際大型賽事和慶典活動也陸續落戶三亞。三亞的國際知名度日漸提高,亟需政策支持以招徠國際游客。“三亞是海南的一部分,三亞單獨做旅游試驗區難度很大,省委覺得要做全省一起做。”陳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經過溝通,國家旅游局2006年就表示支持在全島搞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楊正蓮 王辛莉)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