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一定對2010年投資收藏的熱潮記憶猶新,那時候,收藏品市場里擠滿了一擲千金的豪客,空氣中到處都飄著錢的味道。時過境遷,如今到海口的收藏市場看一看,你腦海中最先蹦出的前五個詞中十有八九會有這兩個字——冷清,語文學得好一點的就是四個字——門可羅雀,半日都不見一個客人光顧,連來看看的都少得可憐,甚至很多店主都懶得開店,店門緊鎖,柜臺無人,只剩柜中“袁大頭”在閃閃發光。
收藏品市場里冷冷清清鮮有人逛
錢幣、郵票“一瀉千里”
“跌得最慘的是紙幣,真的是慘不忍睹。”在佳心百貨8樓經營一家買賣錢幣店鋪的黃先生告訴記者。市場蕭條,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價格,而收藏品的價格中反差最大的就是紙幣。黃先生介紹,近半年來,紙幣的價格普遍下降了30%,跌得更慘的也大有人在。例如被稱為“龍鈔”的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就從最高價時的單張3500元跌至2100元,跌幅近40%,更夸張的是08奧運紀念鈔,面值10元的曾達到6000元一張的最高價,而現在價格不過3000元單張,跌幅高達50%。最驚人的是,1980年造的第四代人民幣面值50元的紙幣,在去年上半年曾突破5000元一張,而現在,就是1000元一張也乏人問津。不只是紙幣,銀幣同樣遭殃,以“袁大頭”為例,去年上半年還有800元的價格,現在不過500元一枚。
同樣“杯具”的還有郵票,我省第三代收藏家卓亞平先生就直言:“郵票這邊1992年之后發行的簡直“臭”的要死,照現在的情況看,短期內幾乎沒有一點升值的可能,一點價值也沒有,事實上,郵票除了那些舊一些的還能漲一漲,那些1992年后的郵票,下半年以來就處于跌不停的態勢。”
狂炒造成的狂跌
黃先生告訴記者,不單只是錢幣、郵票,目前國內整個收藏市場都在風雨飄搖中,除了那些真的價值很高,數量稀少的品種,剩下的全在下跌。
黃先生認為,這基本是與國內的經濟情況處于同步的狀態,“為調控房地產,國家銀根收緊導致大家手里都沒閑錢,自然就沒什么人買這些并非生活必需品的收藏品。”不過,他也保持著樂觀,他認為收藏市場的繁榮與蕭條就像是春天與冬天,“它要來時你根本抵擋不住,也并非你能左右的,就像你不知道春天什么時候會來一樣,什么時候經濟政策放松了,收藏品的春天也就又該來了。”
卓先生則認為這一次收藏品的價格大跌,是因為房地產老板們正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早在2010年,國家加強房地產調控的時候,很多地產商就看到房地產危機重重,轉而將大量的金錢投入到了收藏品市場上,尋求避難。故而,大量的熱錢便將市場的價格推向了極其嚴重的虛高。”卓老先生告訴記者,“一旦他們從這邊市場退離,那么收藏市場將遭受重大打擊,價格將跌入谷底。事實上,很多房地產老板的資金被套牢在樓盤之上,而年末需要資金周轉,就不得不大量拋售之前買進的一些收藏品。正因為他們這種行為,收藏品才出現這樣的狂跌。”(實習記者 陳亮嘉∕文 記者 林峰∕圖)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