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海南頻道2月9日電 題:“宰客門”頻發警示了什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孫志平、趙葉蘋
日前,海南三亞海鮮大排檔欺客宰客行為被證實,工商部門做出吊銷其營業執照,罰款50萬元的處罰決定。此事雖已告一段落,但網上有關其他旅游城市的負面消息不斷傳出,此類事件頻頻發生帶給人們的思考遠沒有結束。痛定思痛,頻繁發生的“宰客門”事件警示了什么?
(警示一)建設模式之痛:重硬件輕軟件,天堂般環境與低素質服務形成巨大反差
廈門5菜1湯索價近萬元;麗江“艷遇女”系酒托;香格里拉游客遭忽悠,花費14萬元買藏藥……
繼三亞“宰客門”事件進一步發酵后,香格里拉、麗江、廈門等旅游城市也卷入“宰客榜”。全民休閑時代,百姓出游愿望不斷上升,然而,頻頻傳出的宰客新聞,攪擾著人們對出門旅行的美好期待。
“表面上看,這是一些餐飲店宰客的個別案例。”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深層次上,它反映出一些旅游城市軟件建設、整體運營水平已成為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戴斌說,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硬件建設固然重要,軟件建設也必須同步,某種程度上,后者才是國際水準的真正體現。
春節發生的系列事件顯示,目前我國一些旅游城市的軟硬件建設之間顯得很不匹配。
海南國際旅游島2010年1月獲國家批準后,兩年內吸引大量投資,一座座高星級酒店拔地而起,機場擴建、高鐵開通、道路拓寬……海南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得以更新改造,三亞作為熱點旅游城市的硬件水平飛速提升。但是,當大量游客集中涌入之時,一些餐飲、購物點、出租車服務人員素質之差,誠信欠缺,還是讓多年培養起來的旅游勝地大大失分。
專家認為,硬軟件失衡會造成后續增長乏力。游客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與改善緩慢的社區、醫療、文化、安全等消費軟環境之間的矛盾將不斷加深。游客數量連創新高的表面繁榮之下,隱藏著深刻的危機。
[page](警示二)管理方式之失:執法部門各自為政,禁令叫得響,落實難上難
調查發現,一些熱門旅游地遭遇公眾“口誅筆伐”,背后有著政府部門各自為政,甚至主觀不作為的深層背景。
1月25日大年初三,游客孫曉明在三亞點的一只螃蟹花了957元,為了搞清楚自己是否被宰,他撥通了12315消費者維權熱線,趕到現場的工商執法人員稱,他只負責檢查商家是否明碼標價、海鮮排檔是否要求顧客簽字再上菜等屬于工商部門管理的事項,“價格問題需找物價部門核實”。
三亞市物價局新聞發言人陳金波說,消費者撥打12315投訴,對于價格有疑義的,工商部門可將案件轉移給物價部門調查,原則上兩個部門不同時立案。
孫曉明質疑的價格問題,工商執法員并沒有轉移至物價部門處理,在價格問題仍模棱兩可的情況下,現場協調店家與消費者以“半價”結賬了事。
“禁令叫得響,處理起來東扯西推,反而為不法商販欺客宰客提供了可乘之機。”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說。
廈門“天價菜單”事件發生在大年初二(1月24日),但直到2月6日下午,當事海鮮排檔才將超收的餐費返還給消費者。
“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也是旅游軟環境一個重要指標,以這個效率辦事,被宰游客大多沒有時間、精力耗在投訴上。”王健生說。
管理之失還表現在旅游信息化建設滯后上。春節大量散客涌入旅游目的地,卻鮮有獲取全面、可靠信息的渠道。不少游客受交通限制,依靠的士司機、街頭“卡片社”等“地面軍”獲取信息,而出租車靠將游客拉到景點、飯店、購物點拿回扣“生財”,以致時常傳遞虛假信息,游客知情權難以保障。
“游客缺乏消費知情權、消費選擇權、消費安全權的保障,以至于消費時常挨宰,安全難以保障,只有回家靠微博發泄消氣。”武漢游客張自然說,旅游過程中少投訴不投訴,回家后靠微博維權,這種現象正是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缺位、錯位的直觀反映。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