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騎樓老街(南海網資料圖)
古往今來,海口騎樓五條歷史街區就是海口服飾、家電、家庭裝飾、燈具等小商品集散地,依據新的業態調整規劃,在這場整治中,要把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為綜合商業區、一個城市的旅游文化購物中心,其業態的改造和調整是這個整治項目的核心,也是街區改造成功與否的關鍵。騎樓老街的業態將面臨怎樣的“洗牌變革”呢?26日,記者就此進行采訪。
騎樓老街昔日輝煌 500多家商鋪云集
騎樓老街緊銜接通商口岸,自古以來,這些街區都是海口繁華的商業貿易地。海口市騎樓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孟小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海口騎樓老街曾是近代海南精英們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僑商、僑領的家族傳奇、愛國義舉,都曾在這里一幕幕上演。據記載,這里曾經有500多家商鋪,可謂“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見證了海口城市發展的百年滄桑。
26日,記者行走這些街區,逐一盤點騎樓老街上的業態分布。位于中山路一帶,聚集著大量的五金電器配件店,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是燈具店。因價格經濟實惠而頗受當地市民的青睞。在博愛北路段,主要集中的都是一些家庭裝飾店,如銷售窗簾、布藝、椅套、床被等商品,而新華北路段則有多家規模不一的家電器商城聚集,部分電動自行車商行也集中于此。新華南路段的業態多為鞋店。在騎樓老街中,頗具名氣的就是得勝沙步行街,這里是海口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客流旺盛。位于街區中的東門市場更是海口海鮮、農副產品銷售的一大集散地。這里是海口市民眾多日常消費品貿易地。每到節假日,騎樓老街人流鼎沸,熱鬧非凡。騎樓老街的商業在海口零售產業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
商業低端交通不便 制約老街發展
據了解,2000年政府曾投資600萬將得勝沙路改建成“騎樓商業步行街”,并對老建筑進行一定的粉刷,同時投放一定量的電話亭,但都未對騎樓老街墻面的裝飾雕刻、花飾進行修復,破敗景象和街道電線亂布,環境臟亂差現象依然存在。改造后的得勝沙路由于仍是業態單一的服飾商業,無法帶來更多的客源,無法吸引游客,因此,這條步行街依然沒有實現預期的人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低端的單一的零售業態、交通的可達性差是制約海口騎樓老街向旅游歷史文化名街發展的主要瓶頸。而原有的業態對騎樓老街的人文環境以及遺存建筑都有一定的破壞,現有的業態也已經不適合街區改造后新功能的要求。
老街改造重洗牌 打造城市名片
業態調整則需要對原有的商業進行疏散,引入新的業態形式。記者在日前海口市舉行的一次調研活動中了解到,在這次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中,已經對騎樓老街的業態調整以及商圈部署進行了規劃。依據規劃,這些街區將打造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國際級人文旅游景區——購物天堂,成為城市名片。并劃分了8個區域定位:演藝區、旅游、商貿區、紅色文化展示區,南洋歸僑區、宗教宗親區、市井文化商貿區騎樓文化展示區、文明記憶區等。
據項目的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商圈區域的定位,將直接關系到未來海口騎樓老街的業態的重新定位。在改造的過程中,他們會引進新的業態,在購物區域引入高端的服飾品牌、娛樂業品牌、餐飲品牌如星巴克等,建造或引入一些好的家庭旅館,公寓式酒店等,同時,希望能讓有免稅商店的進駐以帶動旅游購物。因此,業態的重新調整中,希望老街的原住居民商販能夠根據新的業態規劃重新選擇自己的商業模式,以期能更加融合到未來騎樓老街的發展。
在今年的“兩會”上,旅游行業的專家包括省政協委員也建議,將海口舊城中心街區劃為一體并進行交通管制,對老式騎樓進行維護,原有鋪面重新定位及裝修,將商店、餐飲店、服務店、娛樂場所按所需結構及規律重新設計和排列,建成有規模,上檔次的旅游商業步行街,成為海口商業和旅游業的最佳黃金結合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