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讀者、網友投稿的表述語內容,我省部分社科學者認為,表述語大多缺乏海南文化個性。部分表述語如“拼搏、誠信、和諧、創新”等,可以用來描繪中國許多地方,沒有凸顯出海南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
海口經濟學院人文與經濟研究院院長傅治平表示,各界群眾投稿的表述語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表現昂揚精神的。如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等;第二類是表現待人接物境界的。如淳樸熱情、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等;第三類是表現生活態度與理念的。如刻苦耐勞、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等。
傅治平認為,屬于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是一種內在的東西,“海南精神”應該是海南幾千年文化的積淀,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能夠反映出海南居民的性格。目前征集的表述語大多缺乏特色,無法令人過目不忘。
省委黨校教授唐鎮樂告訴記者,網友、讀者投稿的表述語中,“海納百川”、“開放包容”、“開拓進取”等詞語出現的頻率特別多,部分詞語已經成為國內一些地區的城市精神表述語。他認為,這些詞語反映了很多中國城市的發展共性,未能體現海南鮮明的地方特色,建議不采用為“海南精神”的表述語。
唐鎮樂表示,一提起海南,人們腦海里常常會浮現出一幅椰風海韻的美好景象。堅韌挺拔的椰子樹在頑強抗擊外來風雨的同時,也張開懷抱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四海賓朋。椰樹作為海南的一大象征,體現了海南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充滿了奮發向上的勃勃生機。在“海南精神”的提煉中,建議采用根植在海南大地上的椰樹作為表述語的內容之一。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