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發生在三亞的“宰客事件”,給海鮮排檔貼上了“價高”、“欺客”的標簽。但經過海南多部門近期的多方“會診”、“下猛藥”整治后,以三亞為主的海鮮排擋市場經營秩序逐步恢復正常,讓游客明白放心消費。
當前,海南正謀劃于每年旅游高峰期,在三亞等重點市縣集中設立短期經營的海鮮排檔大市場,集中經營有利監管。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譚力在近期舉行的海南省假日旅游管理領導小組2012年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通過合理整治,把海鮮排擋打造成海南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
海鮮排檔違規嚴重將被“一次性死亡”
三亞“宰客門”事件后,三亞市制定了《三亞市開展海鮮排檔市場整治行動工作方案》,“下猛藥”整治海鮮排檔市場。從今年2月起利用3個月對海鮮排檔進行整頓,對違法情節嚴重的實施“一次性死亡”,吊銷營業執照,并將該店股東及負責人列入黑名單,3年內不得進入餐飲行業。在整治的同時,海南省旅游、工商、物價等部門也對海鮮排檔市場進行多方“會診”,發現供求失衡、監管缺失、經營分散等是造成海鮮排檔存在“價高欺客”的主要原因,并據此積極尋求整治良方。
3月上旬,海南省工商局局長黃成模在帶領工商執法人員經過明察暗訪后坦言,三亞201家海鮮排檔中192家為個體商戶,經營分散且水準參差不齊,部分經營者守法觀念淡薄,易造成惡性競爭。同時,工商部門對海鮮排檔欺客宰客行為進行重罰時,無相應法規支撐,如對三亞富林海鮮排檔的欺客宰客行為,按工商現行法規處罰的結果是非法所得的700元的5倍,只能罰款3500元,起不到懲戒和威懾作用。此外,工商部門監管市場的手段較落后,消費糾紛后調查取證難度大。
省物價局副局長董德標認為,春節期間,三亞旅游井噴,海鮮市場儲備不足,供不應求,批發價格水張船高,節日時漲幅在50%—100%之間,傳導到零售環節會更高,也就出現了“天價”海鮮。
多方“把脈”旅游旺季建臨時海鮮排檔市場
如何整治好海鮮大排檔市場?黃成模建議海南三亞等重點市縣在每年的旅游高峰期,統一規劃建設臨時海鮮大排檔市場,集中經營有力監管;或引進有實力企業規模經營,提高海鮮大排檔的準入門檻,達不到要求的不辦營業執照;充分發揮12315投訴熱線24小時服務的作用,印刷消費提示,加大投訴熱線的宣傳,并盡快出臺海南經濟特區海鮮大排檔管理條例,加重處罰力度。
董德標則認為,政府部門要加大海鮮品調控和儲備,商家推廣錯時消費,實行電話、網絡預約制度以限制人流。
譚力指出,海南省要從“宰客門”事件中吸取教訓,重點解決旅游供需平衡問題。三亞要把海鮮排檔作為重大旅游產品來規劃,將污點改造為最大亮點,打造成最亮麗的品牌。海南要尋求科學方法解決旅游問題,讓游客不再有恐懼心理,使旅游業實現從無序到有序轉變。
記者3月27日走訪三亞鳳凰島、三亞灣等附近的海鮮大排檔發現,消費秩序井然,放置各類海鮮的池里都明碼標價,游客消費得明明白白。同時,排檔里的每張桌上都擺放了一張三亞市工商局印制的“消費提示”牌,并附上投訴電話“12315”,游客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疑問或糾紛隨時可撥打電話投訴。當晚,北京游客王先生一行9人在鳳凰島附近的一家海鮮排擋點了龍蝦、螃蟹、鱔魚、帶子、海螺,以及一些家常菜,共消費1600元,“和春節期間的海鮮價格相比,這次價格合理且物有所值,心情也舒暢。”經過“宰客門”風波后,王先生不禁為三亞海鮮市場的經營秩序感到驚喜。
現在,三亞各大海鮮排擋里的每張桌上都擺放了一張三亞市工商局印制的“消費提示”牌,并附上投訴電話“12315”,游客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疑問或糾紛隨時可撥打電話投訴。(網友供圖)
經過整治,三亞海鮮排擋經營秩序井然有序。(網友供圖)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