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南寶路的廖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條街上的很多飯店經常換招牌,今天還在賣砂鍋米線,后天可能就變成了川菜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在海口南寶路開福建沙縣小吃的吳麗看著店里稀稀拉拉的食客,禁不住搖頭嘆氣。
成本不斷提高,利潤越來越薄,食客越來越少……餐館老板們的抱怨背后,其實是整個餐飲行業面臨的生存困境。
小餐館越來越難做
吳麗在南寶路開飯館已近6年,從去年開始她就為生意發愁。“以前來吃飯的食客都是排著隊,現在每天就那么幾個人。旁邊那家店,一年里已經換了三撥人。整條街不下20家飯館,生意還算不錯的也就四五家。”
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剛告訴記者,餐飲行業已經形成了“圍城”現象,不少創業或投資者都認為餐飲是個暴利行業,紛紛進入,而身在其中的經營者則切身體會到,這個行業已經從過去的暴利轉入了微利。尤其剛剛進入餐飲行業的人,還沒體會到暴利的快感,便面臨嚴酷的競爭。很多餐飲負責人抱怨,現在蔬菜、調料、食用油、人工費等相關材料不同程度的出現漲幅,這么算來,餐飲企業單單能夠從菜肴上賺取的利潤已經非常低了。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改變,對就餐環境、食品營養、菜肴口味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是很多老板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的原因。
外國風味餐廳受寵
盡管海口的本土餐館之間競爭硝煙彌漫,火拼激烈,卻仍有一批新的餐飲店成為不受“動亂”影響的行業寵兒。一些外國風味餐廳如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等,因為擁有一批穩定客源而穩坐釣魚臺。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外國餐廳大都裝修講究、環境舒雅、服務周到,因而特別受白領階層以及商務人士的追捧。市民王寧表示,每逢周末與閨蜜聊天吃飯,環境較好的就餐餐廳是她的首選。
[page]洋快餐也來湊熱鬧
記者了解到,海口的洋快餐屢出“中國牌”,爭搶市場。對此,解放西一中式快餐店的吳小姐說,目前本土快餐企業在產品研發上仍具備更多優勢,再加上消費習慣影響,因此肯德基賣米飯對他們應該不會產生很大沖擊。
業內人士認為,從洋快餐早餐、午餐、下午茶的促銷手法看來,經營節奏抓得非常好,節約了人力、鋪面等成本。這是中式餐廳欠缺的。想在競爭中求生存,中餐廳不妨多效仿洋快餐的做法,另外,中式快餐可從口味、傳統文化等概念上有所創新吸引顧客。
對于資本雄厚的“洋巨頭”的爭食,本土中式餐飲企業表示關注。資深餐飲人士陳財希表示,洋快餐以前可能更多搶奪兒童、學生市場,但是現在則希望爭奪白領的午餐、晚餐份額。中式快餐工業化生產與洋快餐的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正在縮短差距。但中式快餐“標準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任重道遠。
人才不足制約發展
目前,在市區多家飯店的大門上都貼有招聘信息。“人難招,更難留。”陳剛告訴記者,目前海口餐飲業人才普遍缺乏,尤其是管理人員的缺乏,已成為制約餐飲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陳剛表示,餐飲人才普遍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的現職管理層來自基層第一線,尤其是餐飲業,一般是從小規模慢慢發展起來,因此他們本身的素質并不是很高。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對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人便逐漸地不能適應新的崗位。
貿然開店只會快死
在很多人看來,餐飲行業似乎是個“想做就能做”的行業,但往往因此而吃了大虧。
海南師范大學教經濟學的唐老師說,餐飲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而且經營難度越來越大。能生存下來的,有的是專業餐飲企業和地方優勢資源相結合,強強聯手;有的是業內資深人士在做。目前,餐飲業已經成為我國市場化程度極高的行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熟諳餐飲市場的制勝之道。所以市民不要貿然開店,否則“死亡”更快。面對微利時代的到來,唐老師表示,中國餐飲業應積極主動適應這一形勢,單純逃避和消極等待都不是辦法。
如何發展壯大?唐老師說,餐飲行業發展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品牌化經營,把品牌建設做大做強;提高餐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深化內部的經營管理和革新挖潛,并不斷強化成本意識,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要建立科學管理體制,樹立全新經營理念。進而推動餐飲行業整體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業內人士認為,海南餐飲業潛力很大。以海口騎樓小吃街為例,其飲食特色化、服務規范化得到市民和游客好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