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錦文化保護與發展研討會現場
五指山市副市長黃桂良(右)向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贈送黎錦紀念品
織錦的黎族婦女
人民網海南視窗3月31日電(記者寧遠)對于海南省五指山當地的黎族手工藝人來說,2012年3月31日是個難忘的日子。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起實施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項目——海南五指山市黎錦文化保護和發展子項目”將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伽藍集團與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將各出資25萬美元,資助五指山市番茅村社區組織,該組織將在番茅村及其周邊地區,推動當地黎錦文化項目,從而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31日上午,“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項目黎錦文化保護與發展研討會暨伽藍美麗送社區愛心捐贈儀式”在五指山市啟動,來自全國各主流媒體的專家學者、媒體人士在深入感受黎族傳統文化同時,針對“黎錦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在會上向五指山地區四個特色村寨的黎族婦女捐贈了伽藍集團旗下美素品牌產品15000余套,踐行伽藍造福人類的公益事業,致力黎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遞給更多人,共創東方文化之美。
作為國內最大的化妝品企業之一,伽藍集團在2001年成立于中國上海。2011年2月在北京為慶祝集團成立十周年,伽藍集團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推動國內少數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來為集團“慶生”。
合作項目基于當地獨特的民族文化及自然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和文化產業進行推廣與發展。這一合作模式,不僅有助于保護中國少數民族珍貴的文化與自然資源,更將為當地少數民族提供真實的就業機會,改善其生活及收入水平,以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上述項目的第一站為云南瀘沽湖,去年8月在當地舉行的“手工紡織人文之旅”,獲得了UNDP、伽藍集團、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的積極參與,各方面力量都在為促進摩梭手工紡織發展獻計獻策。
項目的第二站將與海南五指山市合作,用以保護和開發當地有名的黎錦文化。
長期以來,五指山市郊的番茅村人多地少,勞力過剩,村里掌握織錦技藝的民間藝術家們合作成立了“五指山黎錦坊”,合作社共有23人。通過不斷的找商家、尋項目、跑銷路,先后簽約合作商家共9個,年產黎錦產品2萬多件(套)。不過,雖然產品供不應求,但因設計與品牌等方面的因素,每人每月最低收入約800元,人均年收入僅9600元。
2011年12月,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項目五指山黎錦文化保護與發展子項目正式啟動。今年2月,伽藍集團與聯合國國開發計劃署、中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以及少數民族社區發展方面的專家組成調研小組,一起赴五指山市考察黎族傳統文化的發展狀況。在五指山當地政府的協助下,調研組較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項目示范社區(番茅村)的基本社區組織、社會經濟、文化旅游資源、發展需求情況,確定了位于五指山市郊以西的沖山鎮番茅村,作為試點區域。
目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五指山地方各級政府、伽藍集團以及項目專家之間為開展項目活動的合作形式已經基本確立。接下來,項目將在完善社區硬件設施建設、提升社區組織建設、拓寬黎錦市場銷售渠道、推廣黎族傳統文化等方面開展工作,以實際行動促進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即將實施的“黎錦文化保護和發展子項目”,以保證黎族文化不走樣、不變形為前提,提升產品的設計和整體質量,使之更時尚、更符合市場需求,并利用UNDP合作企業豐富的商業運作和市場拓展經驗,爭取在短期內使項目取得明顯成效,并最終實現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少數民族群眾生計得以改善的目標。
“這個項目開展了新的公益模式,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想成為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不僅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也要給社會作出貢獻。”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表示,與UNDP的合作,讓全體伽藍人學習到國際性組織在公益事業管理方面的先進理念與成熟機制,進一步提升伽藍在企業公益方面的專業能力及國際視野,開創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新高度。
據悉整個項目的總投資為100萬美元,除了云南瀘沽湖編織、海南五指山黎錦外,第三個項目實施地將選擇在湖北省。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