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網絡上吵鬧得熱熱鬧鬧的地球一小時,卻在現實實踐中遇冷。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是“地球一小時”活動時間,在2012“地球一小時”即將來臨之前,記者走上街頭隨機調查得知,海口很多市民不知道何為“地球一小時”,即便有部分市民知道該活動。也表示無熄燈計劃,而響應熄燈活動的多半是在校學生。(3月31日南海網)
其實,調查結果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在不少地方都已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盡管“地球一小時”活動重在表明人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用一個小小的動作,讓全球民眾共同關注氣候變化??墒?,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人們對“地球一小時”仍存在價值上的困惑,正因為此,當網上吵得沸沸揚揚時,現實實踐卻冷冷清清。
調查發現,??诤芏嗍忻癫恢篮螢?ldquo;地球一小時”,即便知道,也有不少人表示不解,比如,“熄燈跟環保有什么關系,我又不亂丟亂扔。這些活動還是你們年輕人去弄吧。”再如,“環保也不是熄一下燈就好的,是個大工程,小老百姓擱不著邊。”或者覺得個人熄燈活動影響不大,“如果我熄燈,別人不熄,那也沒什么意義。”
諸如此類的表態,反映了我們對“地球一小時”核心價值的宣傳不足,但更重要的是,人們對“地球一小時”是否有執行的價值和空間存在疑惑。熄燈一小時究竟有沒有意義?有網友計算,一度電對應碳排放量為0.9千克,熄燈1小時,一盞日光燈節省碳排放量0.036千克,而一根標準大小的蠟燭燃燒1小時會釋放碳0.007千克,一點就是幾十上百根,釋放二氧化碳可想而知。
也就是說,從實際效果來看,“地球一小時”并不能減少多少碳排放量,相反,因熄燈導致的蠟燭燃燒碳排放量卻遠遠超過熄燈所減少的,這也就不得不讓人對活動的價值產生疑問。而在實際生活中,“地球一小時”只不過是一種倡議,能否真正執行到位,還得看個人的素質,在大眾仍缺乏環保理念的情況下,“地球一小時”難免會陷入作秀的沉疴。
說到底,“地球一小時”活動的真正意義在于向人類傳遞一種保護地球的信仰和參與改變的愿望,儀式作用遠大于實際價值。透過“地球一小時”在??谟隼涞氖聦崳覀冃枰羁谭此迹阂皇?,在一小時之外,政府部門有沒有帶頭厲行節約,貫徹節能戰略?沒有政府的帶頭作用,我們又怎能期待民間的自覺和熱情?
二是,“地球一小時”活動能否走出形式主義的窠臼?在細節上更凸顯出環保理念與價值,比如,要不要點蠟燭,等等。同時,還應排除借此進行概念炒作、謀取利益的行為,以此還原“地球一小時”樸素、理性的真面目;三是,除了“地球一小時”,我們是否還有更具實際價值的環保行動,甚至以此來取代“地球一小時”?(肖時平)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