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博鰲落下帷幕,圖為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左)在閉幕發布會上介紹會議情況。(南海網記者李慶芳攝)
據初步統計,參與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報道的中外媒體記者共835人,境外記者290人,占比超過1/3。(南海網記者李慶芳攝)
南海網博鰲4月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曉梅劉嘉珮)經過三天的高層對話與討論之后,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完成了全部議程,于4月3日在海南博鰲落下帷幕。
周文重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說,本屆年會是在全球經濟增長依然低迷,包括亞洲經濟體在內的世界各國加緊進行結構調整的形勢下召開的,承載了亞洲各地區、各界人士探索調整與變革之路,拓展對話與合作空間的期待與愿望,也擔負著促進交流、凝聚共識的歷史性責任。本屆年會受到亞洲內外各界,特別是亞洲企業界的關注,參會正式代表1432人,其中企業家1105人,占77%,且企業家地域構成均勻。此外,各國媒體也高度重視對本屆年會的實時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注冊登記本屆年會報道的中外媒體記者共835人,境外記者290人,占比超過1/3。
據介紹,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有三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參會代表廣泛,超過2000位正式非正式代表,涵蓋了各大洲、各主要經濟體,還有來自產業界、教育學術界、媒體、各國官方代表。在為數最眾的企業家代表中,具有各行中知名跨國大企業,也有許多進軍國際市場的中小企業和各國商會組織。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企業界經歷了去年3.11大地震災難后邁向重振之路,日本企業界領袖踴躍參與,如新日鐵的會長,松下會長,東芝公司前會長等等。印度參與性也加強,連續三年派了部長級的官員與會,還舉辦了印度專題會。
從地域角度看,年會作為重要的國際交流平臺邀請了哈薩克斯坦總理,意大利總理,巴基斯坦總理,伊朗副總統,泰國副總理,越南副總理等多國政要參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或參與重要活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參加年會,發表了重要主旨演講。同時邀請到了包括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在內的各經濟體50多位部長級官員參會。
周文重說,第二個特點是與會代表圍繞健康可持續發展主題,在宏觀經濟政策、區域貿易投資合作、科技創新乃至教育、醫療、婦女、社會福利等諸多熱門領域和問題上形成廣泛共識,并進一步增進相互聯系,為今后合作奠定良好基礎。同時,本屆年會也是世界其他各國闡述和交流各自關切重大政治問題的有效平臺,如在歐債危機問題上,意大利總理不僅闡述了意大利政府處理債務危機的正確取向,向世界發出了重要信號。
采用更加靈活務實方式使年會為促進地區合作服務是本屆年會的第三個特點。周文重說,年會圍繞東盟自由貿易區與區域一體化問題舉辦專場活動,為有關各經濟體企業家搭建了洽談商機的平臺,河南省政府也利用年會窗口舉辦了中原經濟區規劃與戰略的主題推介會,為中外企業家的直接交流和洽談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周文重表示,博鰲亞洲論壇未來將繼續舉辦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務實經濟合作,更好地為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服務。
[page]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閉幕 加快轉型成各界共識
中國網4月3日訊 (記者 孫朋浩) 2012年博鰲亞洲論壇于4月3日順利閉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日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中,李克強副總理提出,應加快轉型,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轉型”成為與會代表共識和博鰲此次年會的討論熱詞。
經過30多年平均近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新形勢下,原有的過度依賴出口、資源能源過多消耗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難以為繼,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日益凸顯。
如何破解發展瓶頸?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4月2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開幕式時表示,繼續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轉型是關鍵。
多國代表為中國轉型支招
日本住友(中國)公司執行董事梶原謙治特別為中國提出了“借助外力”這樣的建議。“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增長階段。在全球化進程中,中國變得非常重要。中國有這樣大的一個經濟規模,和美國也有很好的合作關系。希望中國能增強建立更多合作關系的意識,這樣中國會有更好的發展。”
德勤全球副首席執行官德克森在會上中肯地表示,世界發展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一些原來增長的推動力,包括工資也在增加,所以使得中國繼續保持現在的制造業的領先地位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覺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應該不斷地進行升級,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也不斷進行升級,這樣來迎接一系列的挑戰。
印度代表塔塔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薩博梅的建議,或許對中國面臨轉型的企業則更具借鑒意義。“塔塔鋼鐵公司是世界上制造鋼鐵成本最低的企業,我在這里提到的是每噸的鋼鐵制造成本。”薩博梅說,為什么能實現如此的低價呢?因為塔塔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投資于研發,投資創新,要實現大量的自動化。同時還要持續提高員工的技能水平,讓他們更加專業化和職業化。
經濟結構轉型促進收入分配公正
在2日舉行的“收入分配和經濟轉型”分論壇上,來自中國、日本、馬來西亞、伊朗等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前政要和商界領袖,暢談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收入分配改革實現公平和可持續發展?
經合組織副秘書長理查德?鮑徹認為,政府應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革,使得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有利于社會公平、公正。
“我們的財政支出傾向于重化工,而不傾向于服務業。但是服務業會提供就業,就業多了就會改善勞動收入。”博源基金理事長秦曉認為,財政支出應該往服務業傾斜。野村控股前董事長、高級顧問氏家純一則認為,成立自由貿易區,能夠幫助中國在不同區域平衡收入分配,也能夠進行很好的資源分配。
增長仍是推動就業的關鍵因素
在2日舉辦的“就業與增長”分論壇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增長仍是推動就業的關鍵因素。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強調,推動就業增長需要創造良好的商業環境,進一步加速城市化進程,解決勞動保障、教育培訓等政策性問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經濟增長,需要在發展和增長過程中解決。
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也認為,增長仍然是增加就業一個非常關鍵的基本推動力。他同時表示,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靈活的勞動力結構以及透明的信息交流渠道,都將有助于增加就業。
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董事長三村明夫說,經濟增長確實是創造就業的最大因素,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經濟增長必須保持一個適當的增長率。
國企轉型應加大競爭獲益 紅利應納入公共財政
世行行長佐立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中國無論從人口流動還是企業方面,都應該加大走向市場的力度。無論國企還是其他企業,都應該從加大競爭中獲益。中國政府需要確定哪方面成為扶持的重點,中國過去30年的歷史性成就是不可能永久下去的,為了保持強勁增長,需要打造內部需求,中國政府未來應該大力發展服務行業,增加競爭,提高生產力并開放市場。
國企改革和國企壟斷問題也成為熱議話題。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在會上表示,必須加大力度使國企上繳紅利,納入公共財政。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錫培的觀點則更為激烈,他建議要禁止國有企業進入競爭性領域。
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認為,我國國有大企業改革方向是公眾化、市場化,即通過資本市場使之成為上市公司。
獲取幸福感也要轉型 控制過度欲望
在2日舉行的青年領袖圓桌會議“定義幸福與幸福社會”。姚明說,幸福需要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之類最基本的保障的同時,也需要人們控制自己過度的欲望。
在當天的會上,坐在姚明身邊的網秦移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林宇特意戴著安全帽。“中國每個人內心都需要安全感,這是幸福感的基礎。”他說。
安徽省青聯副主席余竹云說,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每個階層都會有時候感覺很幸福,有時候感覺不幸福。對于安全感,顯而易見的是發生在身邊的環境安全、食品安全,但最重要的還有人際關系的安全。“你感覺個體很幸福,但外圍社會帶來的不安全,也會讓你沒有安全感。”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