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計劃今年開建邁出我省開發內河航運第一步
不少游客乘坐竹筏暢游風光旖旎的萬泉河(資料圖片)
3月29日召開的全國港航管理局長第三次聯席會議上,正式公布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我省港航部門將爭取今年項目資金到位并開工建設的信息。這也標志著我省開發內河航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報記者秦銘通訊員杜穎
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計劃今年開建
乘坐游船飽覽秀麗的萬泉河沿岸風光日后將成為現實。近日,備受關注的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省港航部門將爭取今年項目資金到位并開工建設。
省港航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這是我省調整水運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打造水上旅游客運,構建“一江三河”航運體系,助力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新舉措,通過開辟水上旅游航道,打造海南旅游新品牌。
據了解,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項目位于萬泉河下游嘉積至河口段,項目總投資4.54億元,項目總工期19個月。擬建設嘉積碼頭、龍池碼頭、樂城碼頭、莫村碼頭、南強碼頭、金海岸碼頭及博鰲碼頭等7個客運碼頭。
據介紹,將萬泉河航道作為開發內河航運的首選,是因為萬泉河旅游初具規模;萬泉河加積至博鰲段26.1公里具有潛在的旅游開發價值;萬泉河的基礎工作開展比較好,有利于旅游航道開發;瓊海地理位置優越,具備快速開發,形成河海相通的水上交通運輸網絡的優勢。
開發內河航運填補空白
內河航運是構建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河航運在海南幾乎是空白,發展內河水運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迫切需要。
早在2010年省交通運輸廳為推動我省內河航運全面發展,改變我省內河航道建設空白的現狀,就決定將內河航道發展建設作為突破口,并對海南全省214條河流進行全面調研,確定了以南渡江、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東西河旅游航道開發為重點,構建江河相連、江海、河海相通,江、河、海連成一體的水上旅游網絡的發展思路。
據悉,目前我省共有河流214條,宜航河段達1000公里,是開發內河航運和水上旅游觀光的優良載體。為推動海南省內河航運全面發展,改變我省內河航道建設空白的現狀,省港航管理局先后組織人員對南渡江、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進行實地考察,與當地有關部門就如何開發利用內河航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分別邀請交通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和廣東省航道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海南內河資源進行考察,并委托交通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編制《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和《南渡江、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航道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年發展規劃打造“水上海南”
2010年,省港航管理局編制完成了海南歷史上首部內河航運中長期發展規劃《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10-2030年)》。去年3月,省政府批復了該規劃。規劃的總體目標是:用10至20年的時間,建成以南渡江及其河口汊道、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為重點,其他航道為補充,以水上旅游客運為主線,層次分明、布局合理,港、航、船、支持保障系統協調發展的全省內河航運體系。
該規劃詳細提出,航道規劃范圍主要包括南渡江、文昌河、三亞河、萬泉河、文教河、陵水河、龍滾河、九曲江等主要河流航道。內河港口規劃范圍包括海口內河港、文昌內河港、瓊海內河港、三亞內河港以及規劃河流內的中小港口。
據了解,完成規劃目標后,我省將形成由地區性重要航道和重要港口為核心,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保障有力的內河水運體系,使內河水運成為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補充。此外,規劃布局的主要內河航道、港口覆蓋海南最具活力經濟區,可有力促進沿河旅游業發展和河流兩岸土地資源開發,并能有效提高內河水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有助于與其他運輸方式銜接、配合,優勢互補。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