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香樹上釘釘子,這是結香技術之一。這種技術可以根據創意自然形成寶塔狀沉香工藝品。
海南省沉香產業協會種植了300多棵沉香樹,目前樹齡達10年,已全部結香。
四月八日,香港著名鑒賞家石德義在2012首屆中國(海南)國際沉香旅游博覽會上,對參展的名香進行鑒賞分析。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 耿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為期4天的2012首屆中國(海南)國際沉香旅游博覽會訪客火爆、交易活躍,表現不俗。品質超群的海南沉香,能否結合新興科技,成就大產業,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加添內容和魅力,博得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為期僅4天、近3萬訪客、超過3.5億元的交易額(含意向),2012首屆中國(海南)國際沉香旅游博覽會表現不俗。其中,海南野生沉香“飛天麒麟”被認定價值1120萬元,五指山一沉香種植戶接下了來自廣東商家500萬元的幼苗訂單,一克沉香精油賣出300元高價,臺灣某沉香科技公司用海南沉香樹葉制成沉香茶……種種現象表明,沉香貴比黃金并非傳說,亦非炒作,而的確是“物以稀為貴”。海南沉香更是讓眾多藏家和商家趨之若鶩,意欲先占而后快,很多人一旦得手,當即打包離開現場,讓后來者難見一面。
作為鄉土樹種和珍稀物產,早負盛名的海南沉香,能否結合新興科技,成就大產業,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加添內容和魅力呢?
一份政協提案
事實上,此次香博會能夠舉辦,肇始于年初海南省“兩會”召開時政協委員陸文榮等11人遞交的一份提案———《發展綠色經濟,打造國際香島》,該提案建議充分發揮海南多達329種香料植物的資源優勢,落實《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發展海南香料產業,搶救、保護和挖掘利用國家二級瀕危植物白木香等芳香植物,形成香料種植生產、研發創新和工業生產體系以及相關旅游服務業,培育海南以“沉香”為代表的國際香料市場,打造一批特色香料品牌,以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惠及“三農”,福澤島民。陸文榮等人還建議舉辦沉香旅游文化節或博覽會等大型活動,來帶動海南香料產業的快速發展。
提案得到了海南省政協副主席邱德群的認可和推動。于是,香博會應運而生,連主題都與提案名稱一樣。
陸文榮認為:“隨著香料產品的開發,如果在全島廣泛推廣沉香等香料作物的種植、加工、產品研發、貿易和香文化專題的大型會務會展活動,勢必助推海南成為蜚聲中外的國際旅游‘香島’。”
香博會期間,“海南省沉香產業協會”也正式掛牌成立。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南發展沉香產業有三個不可替代的優勢:一是歷史文化優勢,不但是歷代王朝的貢品,還在我國的香文化中地位顯赫;二是地理和氣候優勢,使得海南必然成為極品沉香的產地;三是海南的生態省建設目標,勢必為沉香產業添翼,因為白木香是土生土長的物種,其生態功能本身就比外來樹種具備優勢。
一個新興產業
???ldquo;馥香堂”是一家經營沉香精油和飾品的店鋪,在澄邁紅崗農場附近有自己的沉香種植基地,所售產品全部是來自基地的加工品。去年,“馥香堂”的主人碰到了一件尷尬事,一位中東香料商人到他的沉香基地和精油提煉廠參觀后,提出今后要單獨買斷他的精油。“馥香堂”無法承諾,理由很簡單:一是每年的精油產量不過12公斤,二是朋友圈內已有人訂貨。
業內人士的一個共識是:國際范圍內,沉香及其產品的最大消費群體在中東地區;在我國,沉香產業的研發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廣東,消費利用得最成熟的是臺灣,原材料品質最佳者為海南。然而,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目前的沉香種植面積僅3.5萬畝,比廣西稍強,云南近10萬畝,廣東10多萬畝。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盡管海南沉香名聲在外,品質“甲于天下”,但由于原材料的稀缺,沉香有價無貨的窘境久矣!擴大種植面積看來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科研技術也許可以加快海南沉香的結香速度,提高其品質和產量,以新興產業的方式,復興往日的輝煌。
目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經過長期研究和反復試驗,結合國內外的革新技術,已掌握了快速結香技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沉香研究中心也在研發“整樹結香法”,以及培育極品沉香組培苗。
“‘整樹結香法’是在傳統的物理結香的基礎上,運用生物技術,即通過人工植入菌種的方式,快速造香。”熱農院沉香研究中心負責人戴好富博士對記者說,“此外,沉香組培苗也在試驗和觀察當中。”
據介紹,新的種苗、種植和造香技術,可以在一棵5年樹齡的沉香樹上造香,第六年便能夠收獲沉香,而自然成香則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戴好富等一批科研人員,還在進行沉香下游產品,如香水(以沉香精油為主要香料)、沉香茶(用香體而不是樹葉,配以靈芝)等系列的研究和開發,不久之后,這些產品即將公諸于眾。
一石多鳥之策
“海南沉香是可持續發展的珍稀物產,發展沉香產業無疑是利國、利島、利人和利己之舉,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更能保護生態環境,說得上是一舉多得。”海南省沉香產業協會秘書長沈汝青說。
沉香是高附加值的文化消費品,相信成熟的產業鏈一經形成,不但拉動海南GDP的增長,更可以讓海南“香”名遠揚。那么,如何發展和經營海南的沉香產業呢?
海南省政協常委陸文榮認為,當務之急是針對資源緊缺問題,擴大沉香的種植面積,建立一批大宗生產、加工基地,同時發動各市縣農民在林下和庭院種植。
海南省沉香產業協會甚至已經做好準備,通過協調企業,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免費給香農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然后收購樹葉和沉香等原材料,用于加工制作沉香茶和提煉精油等下游產品。
有人做過估算,從種植到采香,香農在一棵沉香樹上的成本投入僅需幾十元,6年后就可以有收益,而且持續到12年,到期所獲取的利潤將是幾千元甚至幾萬元,投入產出比很高。
但也有人表示擔憂:如果沉香種多了,會不會沒人要?來自臺灣的一位沉香貿易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華沙條約及進出口貿易資料,作為國際市場產品,沉香供不應求,外銷肯定毫無費力,又屬國際報價,價格不斷上漲,只要有好的沉香原料,買家馬上蜂擁而至,搶購一空,根本不愁銷不出去;而且沉香的種植是有區域限制的。更何況只要世界有宗教存在,就一定需要沉香,因為世界上的五大宗教都將沉香視為圣物。
業內人士預測,從現在開始實施以沉香為主的產業戰略,到2017年底,海南有望達到香料產業及關聯產業年銷售額300億元的規模。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