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瓊西漁港氣候宜人,漁民們正利用出海的間隙,享受難得的閑暇。
走在古鎮調樓的石板街上,老遠就聽到了悠揚的歌聲和陣陣掌聲,人群中間戴志勇正在唱自己新創作的哩哩美歌曲。
“今日朋友來相會,雙手捧酒灌您醉;久逢知己千杯少,望友常來我家聊。”一段熱情的祝酒詞配上哩哩美優美的旋律,讓人群發出了歡呼聲。
戴志勇告訴大家,臨高人很好客,但一直以來沒有一首祝酒歌,為了彌補遺憾,他用哩哩美的旋律創作了一首祝酒歌,希望大家能傳唱。
戴志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哩哩美漁歌的傳承人之一,在民間也有“歌王”的美譽,由于熱愛哩哩美這門藝術,多年來他一直忙于哩哩美的研究、創作和傳承。
“演唱哩哩美首先要根據自己嗓音起唱,掌握歌調……”說話的空當,戴志勇又開始輔導起幾位初學者。只見他講解與演唱結合,語言風趣幽默,初學者緊張情緒很快被一掃而光,大方地唱起來。
戴志勇祖孫三代都是演唱哩哩美的高手,他從小就聽爺爺、父親唱,耳濡目染,到20多歲時他已唱得非常不錯了。
“前輩傳教的唱法傳統、經典,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原來每一句歌詞是5個字,唱起來歌調被故意拉長,既不利于演唱者換氣,又讓聽者感到單調。”為了讓后學者容易接受,戴志勇在創作過程中,將每句歌詞增至7或8個字,在原調的基礎上創新了某些曲調,讓唱詞咬字清楚且通俗易懂,既保持了哩哩美原有民風民俗和韻律,又能讓更多的人能喜愛。
記者了解到,40余年來除了傳唱老一輩留下的經典漁歌外,戴志勇還創作了數百首漁歌。每天早餐后,他都要哼上幾句,多年來雷打不動。
在傳承哩哩美方面,戴志勇采用普及和重點培養相結合,他利用節日、節慶活動在村里鎮上舉行哩哩美大賽普及唱法;同時重點培養5名學徒,去年他的徒弟王宏偉獲得北部灣漁歌節“歌王”的稱號。
戴志勇等傳承人的努力,讓哩哩美這門藝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現在重大節日、節慶活動哩哩美都成了必演節目。
傳承人們的堅守也讓哩哩美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臨高縣成立了哩哩美宣傳隊和哩哩美研究協會,另外還將哩哩美納入音樂課程,設立臨高二中為傳承哩哩美培訓基地,并擬將哩哩美帶進歌舞廳。
(本報臨城4月25日電)
來自基層的報道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