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網5月16日消息 “總部經濟”在國內并不算是新鮮詞語,但在三亞卻方興未艾。當三亞在全省率先提出培育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并不斷完善各項措施,鼓勵各類國際性、全國性、大區域性總部和職能性總部企業入駐三亞時,人們便將三亞的城市功能轉變和產業升級與之聯系起來,拭目其發展。尋求發展和變革的三亞,正在通過城市功能轉變和產業升級,塑造著撬動地方經濟前進的“支點”。
自2011年7月三亞市人民政府通過《三亞市培育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規定》以來,已有南航區域總部大廈落址三亞、保監會批復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遷址三亞、美亞旅游航空總部落戶三亞、“環球企業綠都”扎根三亞等喜訊陸續傳來。其中,不乏引人矚目、影響深遠的項目。
如國內8大保險集團公司之一的陽光保險,去年壽險的保費收入達185.5億元,其二級機構已經發展到第30家;美亞航空——國內第一家水陸兩棲飛機為主的專業旅游航空公司,將以三亞為中心發展其他省份運營基地與分公司;“環球企業綠都”則透露三亞欲從“總部商務樓宇”入手,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上市公司入駐。
總部經濟,已然成為三亞謀求產業發展長遠之計,而金融業和旅游業,則是三亞最“切身”的兩大主題。
金融產業借力“東風”
三亞除旅游之外,還應著力發展哪些產業?省委常委、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曾提出,三亞不妨效仿盧森堡模式,小區域容大金融,可以發展金融為支柱產業。
盧森堡大公國,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盡管國土面積僅2586平方公里,卻銀行林立,近200家銀行在此注冊。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盧森堡大公國金融中心舉足輕重,是世界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之一、歐洲最大的歐洲債券市場、歐元區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也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投資信托中心。
金融產業對環境無污染,能迅速聚集資金,提供地方建設所需的資金支持,行業的專業人才相對素質較高,這都與三亞追求的目標相契合。
當然,三亞不可能一躍成為金融中心,但《三亞市支持金融業發展若干政策》已于2011年11月出臺,對相關機構入駐三亞、分支機構設立、農村金融、擔保機構、信用體系、保險創新、引進人才以及扶持建設區域性金融IT基地、研發基地、后臺基地、培訓基地和客戶服務基地等方面給予支持,意在優化全市金融環境,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加快金融產業發展,更好地為三亞“國際旅游城”建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政策》的第一條即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總部和地區總部(直屬總部管轄的金融機構分行、分公司)入駐三亞。具體支持措施包括自建辦公用房的,市政府給予用地政策傾斜;租賃辦公用房的,按年進行補貼;另外還有一次性獎勵作為開辦費。
而《三亞市培育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規定》也規定,凡能利用三亞良好區位條件、投資環境、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適應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產業布局,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確保三亞可持續發展的總部企業,均在三亞扶持的范圍內。
這類總部企業必須是在三亞進行工商和稅務注冊的各類國際性、全國性和大區域性總部以及管理中心、研發中心、采購中心、物流中心、財務中心、投資中心和營銷中心等職能性總部對象(不包括政策性國有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稅收匯繳在三亞。
于是,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條金融鏈上的企業或行業組織,乘總部經濟“東風”,吹進了三亞。
[page]政企合力擁抱“陽光”
三亞對國內金融企業總部落戶的扶持,重在資金密集和人才密集兩個方面——不惜采取出讓寶貴的土地資源、靈活掌握稅收優惠以及留住人才的各種措施。金融也因此成為三亞傳統支柱產業——旅游之后,近期最熱門的行業。
回顧陽光保險落戶三亞的歷程,人們不難發現,企業落戶三亞意圖明顯,政府積極配合不遺余力。
4年前,陽光保險致函三亞,表示了把總部搬來三亞的意圖,2010年5月,與三亞展開洽談,2011年11月,在海口同海南省政府、三亞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書。今年2月,陽光保險獲保監會批準,注冊地由北京遷往三亞。
其間,2010年7月3日,三亞市發改委向三亞市政府報告了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來三亞投資的有關設想、建議;之后,三亞市財政、規劃、國土、國地稅、海棠灣管委會提出意見,得到“原則上應主動配合積極支持該公司落戶三亞“的結論;8月5日,省政府專題會議議定,全力支持陽光保險集團在海南發展,全面深化我省和陽光保險集團的合作,下決心解決土地、稅收優惠政策、業務支持三件事;8月19日,三亞市政府回函省政府辦公廳,對《海南省人民政府陽光保險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內容無意見,并隨即成立了由三亞市領導牽頭的專門領導小組,切實加大跟蹤推進力度,全力支持陽光保險落戶三亞。
“經過多輪會談,陽光保險最終來到了三亞這個終年陽光的地方,‘擁抱’陽光。”三亞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如此形容。
[page]資本智力全島“花開”
陽光保險落戶三亞,將為三亞帶來什么?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金融企業的所得稅、營業稅短期內對三亞貢獻不大。陽光人壽保險主要利用三亞資源,向省級稅務機關納稅,為全省謀利。
有關財稅人士分析,總部落戶三亞后,陽光人壽的高層管理人員將到三亞工作,其個人所得稅自然交到三亞。隨著國內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開,這部分投資收益的營業稅將留在三亞。而金融人才是三亞,也是海南看重陽光保險落戶的一大原因——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海南期望憑借金融人才戰略,間接撬動萬億元投資資金杠桿,促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向前發展。與此同時,地方銀行業也將受益。如存款增加,進而貸款資金充裕,更多行業得到資金支持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僅盯著眼前的利益,要放眼陽光保險在全省資金、智力、稅收,以及行業示范方面的作用。”有關人士強調。
今年4月23日,三亞市政府與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創建“環球企業綠都”,以此促進三亞產業結構調整,締造海南國際旅游島高端價值領地。
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為聯系紐帶,綠都項目意在協調、支持、引導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及其相關企業在三亞海棠灣發展綠色高增值輕型產業,設立企業綠色總部,發展總部經濟,推進“企業綠都”建設。
項目分3期漸進開發,首期擬在海棠灣建設企業綠都示范城區,引進大型、名優企業綠色總部200家—300家,再逐步由海棠灣及整個三亞,旨在將三亞打造成國際級的商務旅游中心和綠色總部基地。同時,圍繞“一個中心,一個基地,一個平臺”方針,項目還將促進三亞中國(南海)資本中心、企業服務基地、綠色創意會展交易平臺建設,升級產業結構,培育優質財源,促進海南智慧之島、資本之島、創意之島、幸福之島的建設。
[page]航空旅游三亞“飛翔”
借總部經濟之機遇,三亞傳統支柱產業升級也在“發力”。
今年3月,代表通用航空業、深化三亞旅游業的美亞旅游航空總部進入了公眾視野。3月26日,三亞市政府、中國民航中南管理局共同舉辦美亞航空總部項目落戶三亞儀式。
身兼美亞旅游航空和美亞控股總經理的鄧軍表示,公司計劃于6月初取得中國民航總局航空經營許可證的條件,8月底取得中國民航局航空運行審定許可證的條件。同時,有序合理引進飛行、機務人員,保障10月舉辦美亞航空首航儀式。
美亞旅游航空的母公司為美亞航空控股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注通用航空產業集群投資的控股企業,具有行政許可范圍內產業投資、股權投資、募集基金的主體資格。投資資本來自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銀行、成功的企業家和自然人。
鄧軍介紹說,美亞旅游航空由四大塊組成:三亞國際水上飛機中心、美亞航空產業園、美亞航空水上飛機運營樞紐和游客中心、美亞航空總部寫字樓和生活區。正在醞釀中的三亞國際通用航空中心,將直接為三亞帶來15億元投資,項目建設期2年。建成后6年—8年內收回投資,而且每年將為國家和地方貢獻近3.5億元的稅收。項目將吸引高端航空人才2500余人,解決地方就業5000余人,促使三亞市成為海南及東南亞地區通用航空國際中心,使三亞成為中國通用航空國際航展永久承辦地。
此外,美亞航空在三亞的航空商業運營項目還有民航局授予美亞的出租飛行、公務飛行、飛機托管業務;中國首家飛機銷售6S中心;國際私人飛機會員俱樂部;針對高端私人駕照培訓的飛行培訓學校;亞洲唯一的當地飛行與飛機博物館;空中F1飛行比賽暨國際飛行嘉年華航站等。
“三亞還是舉行國際飛行嘉年華的最佳之地。18公里長的椰夢長廊,給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寬闊的觀演場所;在三亞灣內海上的表演既無遮擋,安全系數也高,可以想象在藍天與碧海襯托下盡情飛行的美麗畫面將吸引多少游人。”鄧軍說,他對美亞航空的三亞總部效應充滿期待。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