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三亞為中心的瓊南旅游經濟圈,向東有一衣帶水的清水灣,向北有熱帶雨林的檳榔谷、呀諾達,向西延伸至龍沐灣……保亭、陵水、樂樂等三亞周邊旅游業態,在近年不斷推進與建設后開始異軍突起,融入瓊南旅游圈的步伐加速,欲在火熱的三亞旅游中分得一杯羹。
模式:“大區小鎮”助力瓊南旅游圈
三亞的旅游市場如火如荼,瓊南地區其他市縣渴望從中分得一杯羹,為三亞減壓。
保亭是繼三亞之后,在“瓊南旅游圈”中異軍突起的一個成功范本。該縣開發出呀諾達5A級景區、檳榔谷4A級景區、七仙嶺熱帶雨林等重量級景區景點之后,又率先模索出一個新的旅游業態——“大區小鎮”,并在三道鎮什進村進行建設試點。
“大區小鎮”創辦農民旅游合作社,以“公司+農戶”模式,將農家變旅館、鄉村變景區、村民變員工。每家每戶以土地入股分紅,老百姓在經營傳統農業的同時,又通過在自己家門口的旅游點打工來提高收入。
什進村與呀諾達5A級景區隔路相望。游客從熱帶雨中穿出來,即可進駐農家旅館,盡享農家樂,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成就,農村景區化,景區產業化。
“大區小鎮”的構想與三亞的“夢里黎鄉”相似。2008年6月,三亞市政府與北京春光集團海南區域公司簽署《三亞市鳳凰鎮檳榔河旅游區項目合作協議書》,對檳榔河片區實施5A級景區規劃,打造“夢里黎鄉”,如今,經過改造的檳榔村,環境優美、風景如畫,村民辦起了農家樂。
前景:市縣旅游可為三亞減壓
“全國能罵三亞,三亞能罵誰?”三亞不可能因為一次“宰客門”事件,游客就不來旅游了!當罵聲寂然之后,國人才發現,這座人口不到70萬的城市,短時間內卻接待了49萬人次的游客———三亞旅游,急需周邊市縣來減壓!
以三亞為中心打造瓊南旅游經濟圈,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就海南旅游經濟整體發展提出的一個重要戰略措施。瓊南旅游經濟圈應包括三亞、保亭、陵水、萬寧、樂東、東方、五指山七個市縣,以及西沙、中沙、南沙諸群島。當我們放眼三亞周邊的旅游環境時,我們會發現,保亭、陵水、萬寧都在迎頭追趕。樂東、東方、五指山等也在積極開發旅游產品。規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大家都希望其能融入大三亞旅游圈。
毗鄰三亞的陵水有清水灣,樂東有龍沐灣等旅游項目,周邊還有幾個市縣的旅游項目,兩三年之內完善配套,為三亞減壓已為時不遠。
在今年的海南兩會上,省人大代表王鴻建無不憂慮地喊出:“三亞壓力”需要分擔。他認為,從海南省中線高速公路的建設來看,北部建設進展較快,南段發展較慢,五指山到三亞的高速公路還在前期準備中,應加快建設步伐。要建立瓊南旅游經濟圈,在陵水、保亭、五指山、樂東等市縣建立多個旅游度假區,分擔三亞旅游的壓力。
樂東擁有豐富的山、海、民俗、休閑觀光農業等旅游資源,尖峰嶺、毛公山、昌化江兩岸,還有龍棲灣、龍沐灣、龍騰灣等這些旅游資源,一定能與三亞形成旅游資源互補。
融合:周邊市縣加快融入瓊南旅游圈
三道灣大區小鎮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運軍表示,三道灣涉及總投資250億元,項目110平方公里、49個自然村。2010年,公司進駐什進村,和村委會合作,共同開發布隆賽文化旅游區。
這個并不算新穎的開發模式,卻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被賦予了提高旅游品質、繁榮鄉村經濟的新內涵。
當各方在審視瓊南旅游經濟圈在日臻成熟、發揮聚集作用之時,海南旅游產品發展所經歷的幾個階段提醒著業界,第一代旅游產品的代表是天涯海角景區,第二代的代表是南山景區,第三代的代表是呀諾達景區,第四代的代表可能會在“夢里黎鄉”的推動下,瓊南地區形成更多個“大區小鎮”的旅游業態,而這一業態的形成必須是創新的旅游產品。
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說,交通是旅游業發展的血脈血管,同時也是旅游業發展最重要的瓶頸,旅游業的生命就是交通,沒有交通的可通達性,中部和西部的旅游上不去。
他說,五指山、白沙、樂東等南部市縣發展旅游公路要先行。這也是三亞周邊市縣融入瓊南旅游經濟圈的重要前提,可喜的是,當前,海南正建“田字型”高速公路,這個項目的建成,將大大提升環島高速公路的作用,促進瓊南旅游經濟圈的融合協調發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