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指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楚蝶,市政府副市長甘鳴鵬共同為海南五指山黎錦宣傳片揭幕(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美麗的黎族姑娘們(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南海網五指山6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 通訊員羅鋒 李宏偉)6月9日是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五指山市圍繞“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這一主題,舉行系列慶祝活動。在該市三月三廣場,黎族竹木器樂展演、黎族苗族傳統服飾展示、百人黎錦技藝展演等具有海南特色文化的演出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 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遺產日”,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 坐落在海南島中南部腹地的五指山市,沉淀了3000多年的黎族歷史和文化,保存著海南最早的文化形態。該市《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竹木器樂》、《黎族三月三》先后被列入世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指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楚蝶表示,文化遺產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遺存、遺韻,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遺產,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是歷史賦予人類的寶貴文化財富。五指山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滲透著廣大勞動人民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身為五指山人,應該為擁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王楚蝶要求文化、文物等相關部門切實擔負起保護文化遺產的神圣職責,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認真做好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工作。 活動當天,五指山市領導和10名非遺傳承人在活動現場與群眾互動,向廣大市民發放非遺宣傳冊,并講解非遺相關知識。活動現場還通過圖片加文字的形式,展出了該市1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海南省級、五指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 活動當天的文藝表演(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 黎族器樂表演(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少數民族服裝展示(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 現場黎錦技藝展示(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 小朋友織錦成為當天慶祝活動的一大亮點(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