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美麗三亞、浪漫天涯”,如今三亞的美麗被傳唱越來越遠,前來三亞旅游觀光度假的人群越來越多。伴隨旅游市場的日漸繁榮,街邊非法散發三亞“一日游”傳單的人隨處可見。雖說此類行為被政府一再禁止,但在三亞“一日游”市場中,通過此類傳單成行的旅游團卻不在少數。
街邊散發的三亞一日游傳單(南海網記者組攝)
宣傳單以低價吸引游客(南海網記者組攝)
蜈支洲島用于登記旅行團隊游客游玩娛樂項目的單據(南海網記者組攝)
6月30日,南海網記者通過街邊傳單報名一條旅游線路。在此后的暗訪過程中發現,三亞“一日游”存在不簽訂合同、不提供票據等問題,連帶團人員身份都無法確認。而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些亂象與景區門票價格虛高存在極大的關系,從街頭傳單到接團人員再到景點,已經形成一條利益鏈。
街邊傳單低價吸引游客
三亞灣海月廣場、大東海廣場、第一市場、春園海鮮廣場是游客的聚集地,同樣也是一日游傳單的集散地。與政府規定以及景區公布的市場價相比,傳單上多則對折以上的優惠幅度,無疑是招攬游客的“金字”招牌。
6月30日傍晚,南海網記者佯裝成游客,在三亞灣海月廣場附近散步。不到10分鐘便收集到7張一日游傳單,傳單上大多為一些較知名的旅行社。傳單上的旅行社大都被冠上“三亞市旅游委指定一日游接待單位”、“海南省十佳國內先進旅行社”、“全國旅游十佳模范單位”等稱號。但仔細對比可以發現,相同內容傳單上的預訂熱線號碼卻各不相同,熱線號碼都是手機號。
30日傍晚,記者根據一張傳單上的電話聯系上游玩蜈支洲島的一日游項目,價格為170元一人,包含門票、船票,同時還包接送(蜈支洲島含船票的門票市場銷售價格為168元)。對方表示,晚上9點之前導游會通知第二天乘車的時間地點。上車后付錢,會與游客簽訂旅游合同,同時還可以提供票據。隨后不久記者接到通知,旅游車將于7月1日上午9點40分在三亞灣海月廣場接送。
不簽訂旅游合同游客參團價格不一
7月1日上午9點30分左右,一輛噴有“中青旅游”字樣,車牌號為瓊B12078的大巴車停靠海月廣場公交車站,記者便跟隨該車前往蜈支洲島。
上車大約十分鐘后,一身材微胖的青年男子開始向車內游客開始收錢。當記者問及是否會簽訂合同并提供票據時,該男子一口否認。記者追問后,男子警覺答復稱,如果擔心出問題可以下車。為了解該團的真實情況,記者便付了錢。但在隨后的行程中記者得知,參加該團的游客參團價卻各不相同,分別有145元、160元、170元不等的價格。據以145元參團的江西游客介紹,自己是通過好友介紹,而其他游客有的是通過傳單聯系,有的是在家庭旅館報名。
上午10點35分,身材微胖的男子開始介紹自己。男子自稱姓鄭,是該團的領隊。在整天的游玩過程中,鄭姓領隊并未佩戴導游證。在近半個小時的自我介紹過程中,鄭姓領隊大力推薦蜈支洲的潛水項目。
積分卡實為“回扣”憑證
在臨近中午時間抵達蜈支洲島后,鄭姓領隊為每組游客分發一張“潛水、娛樂項目客人報名表”。鄭稱,由于是團隊游客,必須要通過報名表參加蜈支洲島的娛樂項目。記者注意到在表格的前兩欄內分別為旅行社和車號,但在旅行社一欄內,鄭姓領隊并未填寫旅行社的名字,而是4位數的阿拉伯數字。
據蜈支洲島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號碼并不是旅行社的代號,而是“導游”的積分卡號,通過這份單子,游客消費的項目都可以為該旅行團攢積分。當被問及積分有何用途時,工作人員則表示不知情。而據知名“揭黑導游”鄔敬民介紹,所謂的積分卡就是導游、出租車司機或是黑導游在景區的回扣憑證。
“揭黑導游”曝行業潛規則
鄔敬民此前為深圳一名導游,2005年開始揭露中國旅游市場的內幕。如今,鄔敬民在三亞打拼自己的事業,并為諸多游客出謀劃策,盡力避免踏入消費陷阱。
鄔敬民表示,對于記者參加的一日游團而言,就算以170元的最高價格接團,也沒有利潤空間。“蜈支洲給導游(或旅行社)的底價是148元,170塊錢除去底價還要分給發傳單的人,還有車費,不可能賺錢。”
雖然不存在利潤空間,但許多導游都愿意選擇“一搏”,因為各個景點都存在二次消費。鄔敬民告訴南海網記者,蜈支洲島以海水聞名,潛水是精品項目,但費用高達五六百元,這其中就包含了許多的回扣,也因此出租車司機和導游都愿意向游客推薦。
正如鄔敬民所說,南海網記者在蜈支洲島暗訪時就見到4名出租車司機。下午4點半左右,蜈支洲碼頭外的停車場停放有10余輛出租車。
“揭黑導游”指街邊傳單暴露景區門票價格虛高
在鄔敬民看來,街邊散發的一日游傳單是旅游陷阱的一個開始。“之前政府幾度整治后,但是整治后的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樣。”鄔敬民告訴記者,通過傳單報名成行的一日游旅行團,大多不是正規旅行社,不會與游客簽訂旅游協議。
“發傳單的也有可能是旅行社的,但很多是自己拉單的,他們往往會以高出市場價10塊左右的價錢招攬游客,然后交給旅行社或導游從中賺取差價。”鄔敬民認為,吸引這么多人散發傳單是因為景區門票價格中存在很大問題。
南海網記者查看此前收集到的小傳單發現,有些景區的實際門票售價為160多元,但在傳單上的價格卻不到門票價格的一半。據鄔敬民介紹,透過街邊散發的傳單,內行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折扣越低,說明這個景區給旅行社的底價越低。”
某景區不愿透露姓名的營銷人員告訴南海網記者,該景區的門票售價為160多元,但給旅行社的底價才四五十元。
鄔敬民進一步解釋稱,景區給出的底價越低,即意味著旅行社、導游或出租車司機等中間人拿到的回扣越多,因此他們就會更加努力的與景區合作,帶更多游客前來游玩。反之,他們就不會向游客推薦,在線路安排上也會盡量避免。由于游客無法直接購得低價票,往往會通過旅行社參團。而出租車司機為拿回扣,則通過免費接送或低價車費招攬游客。
在鄔敬民看來,這些現象足以體現出三亞諸多景區的門票價格虛高。
(南海網三亞7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組報道)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