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八旬老攝影家蔡自強講述西沙情懷
本報記者張杰
蔡自強展示他的西沙群島攝影作品。本報記者張杰攝
蔡自強的西沙群島攝影作品《在軍營里》。
“國家設立三沙市,對于我們攝影人來說是大好消息??!”昨天上午,在??谑泻P銝|路的茶樓里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我省81歲的著名攝影家蔡自強連發感慨,這位與攝影打了60年交道的老人,對西沙有著難解情懷。
“你們《海南日報》每天大篇幅報道三沙市成立的新聞,我可是一條都不放過??!”蔡自強拿著報紙,說,“你看,加快南海開發,基礎設施先行……省海洋漁業管理部門將科學、合理編制三沙市海洋相關規劃,支持三沙市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南海開發創造條件……這樣的消息一條比一條振奮人心。”這位后來又多次重返西沙拍攝的資深老攝影人,與西沙有著不解之緣。
“你看,這是我1974年7月在西沙拍攝的黑白照片。”坐在輪椅上的蔡老行動不便,身邊的老伴很是默契,快步回到附近家里取來了蔡老的紀實攝影作品集《海南往事》,畫冊里集結了他從事攝影工作50年來積累的精選作品,而第28頁到第32頁展示的全部是他拍攝的西沙群島照片。數十年的拍攝經歷,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農民的照片,蔡自強積累豐厚。對于38年前短短幾天的西沙群島之行,蔡自強依舊歷歷在目。“那是一片你去過一次就終生難忘的迷人勝地!”談起西沙之行,蔡自強記憶猶新,他雙手捧著畫冊,一頁一頁給海南日報記者展示西沙美貌。盡管是黑白照片,但圖片里的西沙群島,碧海藍天陡峭巖石……美色難掩!
蔡自強的西沙群島攝影作品《西沙哨崗》。
1974年7月,廣東省組織慰問團前往西沙群島慰問駐島官兵,要求海南行政區選派一名水平較高的攝影師隨行拍攝,作為海南行政區圖片社創始人且時任社長的蔡自強成了不二的人選。“一路上好慘!大家都吐得一塌糊涂。”蔡自強吃了不少暈船藥,但當時的船又小又簡陋,加上一路上風吹浪打,他暈船得厲害,一路嘔吐不已。經過一天一夜的海上漂泊,慰問團終于到達了西沙群島中的永興島。
“實在太美了!也顧不上暈船……”一上島,大家被美景所震撼,清澈的海水就如一層透明的玻璃一樣,各色海魚水底暢游,清晰可見;而碧空之中,大群的鰹鳥自由飛翔,壯觀不已;島上的巖石,歷經千百年的風吹浪打,陡峭中凸顯著歲月的滄桑……攝影人面對美景時特有的興奮感與創作欲,讓蔡自強突然覺得自己沒有了暈船癥狀,掏出相機,取景,構圖,卻舍不得按下快門??粗@么美的地方,他突然后悔自己的膠卷帶少了,擔心三兩下拍完后,錯失了后面更多的美景。
當時島上的生活條件很艱苦,這樣的艱苦與迷人景致形成的反差是蔡自強不曾料到的。“慰問團團長叮囑我們,島上淡水很少,要節約用水。”蔡自強說,大家謹記在心,幾天里,基本沒有人洗澡,最多的就是用淡水擦擦眼睛醒目一下。而當時吃的條件也比較差,大家來的時候都是各自帶了些干糧來的,一些饅頭過了幾夜還得省著點吃。幾天里,蔡自強除了記錄慰問團在島上的慰問活動,比如表現慰問團文藝工作者教駐島官兵演唱革命歌曲《保護西沙建設西沙》的圖片《戰地歌聲》、表現慰問團為駐島官兵表演節目的圖片《慰問西沙子弟兵》,他還拍攝了駐島官兵打排球的業余生活圖片《在軍營里》等等。此外,蔡自強每天凌晨早起,四處走動,尋覓最佳攝影角度。等到其他人起床時,他已經在島上觀察到了很多別人沒有注意到的拍攝角度。幾天里,除了永興島,蔡自強閑時還在駐島官兵的幫助下,登上了其他小島拍攝。一張題為《西沙哨崗》的圖片是蔡自強的得意之作。他甚至將這張圖片作為整本畫冊的封底。西沙一行,滿載而歸。
“回來的路上,就不暈船了,心急,想著快點將照片洗出來。”蔡自強回到???,顧不得旅途顛簸勞頓,立即進入暗房,將底片進行拆卷,然后顯影、定影、沖洗……西沙群島之行,通過一張張黑白照片,重現眼前,蔡自強激動不已!隨后,蔡自強拍攝的這些西沙群島圖片,在《廣東畫報》、《民族畫報》及《解放軍畫報》等媒體發表,讓同胞們得以目睹祖國南疆海島美貌及豐富的海洋資源。
蔡自強說:“三沙市成立了,那里建設得一定會更好了。我們老一輩人走不動了,年輕的攝影人有機會的話,一定要通過你們獨特的視角,去那里拍更多的好照片,讓更多的人了解三沙的美!”(本報???月30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