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報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參加海口一日游時,導游途中變更行程增加自費景點,自已不原意參加而被迫等候一個半小時,加上坐車的時間,一上午的時間在車上與等待中白白過去,一日游成了半日游。記者接到消息后,以游客身份親身體驗,發現投訴問題確實存在。業內人士認為,海口作為國際旅游島的中心省會城市,一日游就是海口旅游的門面和窗口,如果一日游不規范,負面影響會很大。
行程單外加景點
門票60元導游每人收70
7月5日,記者報名參加了海口萬眾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海口一日游B線路”。據該旅行社發的宣傳彩頁顯示,該線路全程共包含11處景點,參團時間為早上8點30分至晚上6點。當天早上,經過30分鐘車程,早上9點鐘到達假日海灘,這是此行第一處景點。由于這時氣溫已高,日照猛烈,除了旅行團中的13位游客和景區的個別工作人員,記者沒有在假日海灘上看到其他游客,平日里的娛樂項目和商店也都還沒有開始營業。來自陜西的一位游客表示,這個景點設置很不合理,下午本來就要返回出發點萬綠園,為什么不能傍晚再來參觀?
半個小時的參觀后,本應去下一處景點“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但是自稱姓陳的導游表示,大部分游客都想去“火山口地質公園”,因此增加該景點并收取了每人70元的入園費用。記者表示此前已經參觀過,明確表示不愿意,同車的還有來自哈爾濱76歲的王阿婆,由于年事已高無法登山,也拒絕參加。但導游告訴記者,不愿參加的游客只能在火山口公園的休息區等候了。旅游車上午10點左右到達火山口公園后一直到11點20分,4位沒有參加額外景點的游客在休息區等待近1個半小時,記者從火山口地質公園的售票處了解到,當天該公園門票市價為60元。隨后12點10分左右到達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相當于一上午的旅游時間就沒有了。另外,在參觀“海底紅樹林”時,導游以船費需自理的理由再次向游客收取每位30元的游船費用。
合同就是一張紙
導游沒有佩戴導游證
7月4日,記者在海口萬眾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報名時,得到一張印有“海口一日游合同書”字樣的A4紙。該合同書上只有出團日期、人數、報價、景點、備注等極為簡單的說明,和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海南省工商局聯合制定的海南省國內旅游合同相比,“海口一日游”的合同極不規范,除了標明消費者退團應給旅行社進行賠償的內容外,沒有一條是保證游客合法權益的內容細則,也沒有標注景點游覽時間、車輛、用餐標準等具體規定。報名時記者要求旅行社開具發票,工作人員以財務人員不在的理由推脫,稱5號才能拿到發票。5號早上發團前,記者又去索要發票,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以同樣理由回絕,稱游玩回來即可拿到發票。5日旅游團成行過程中,記者發現導游沒有佩戴導游證,而只是在胸口佩戴了海口一日游的工作人員證,姓名為陳云鵬。
記者隨后聯系了一位從事旅游行業十多年的業內人士,對方表示,該旅行社給記者的合同單并非正規的《海南省國內旅游合同》,合同中沒有個人的身份證號等詳細信息、沒有旅行社的經營許可證編號等詳細信息、沒有各景點旅游時間等具體規定,并且在消費者沒有發票的情況下,一旦旅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旅行社很有可能出現責任推諉的現象,消費者的權利將難以得到保障。根據《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導游人員必須佩戴導游證上崗帶團。
從早上8點到萬綠園準備出發到下午5點返回萬綠園,合同上約定的11個所謂景點中,記者隨團“車覽”西海岸帶狀公園、熱帶生態機場、瓊州大橋、生蠔養殖基地等景點,合同上約定有“觀看海底村莊”的景點,但導游表示這個季節是看不見的,而最后一個項目“創意園”的參觀,也因導游表示“沒多大意思”、“不想去的就不去了”而未成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