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7月29日電 (記者 吳聲婧) 便捷的電動車方便了普通市民,但也帶來新的交通問題,與機動車搶道、違法穿行、闖紅燈、超速、逆行等亂象困擾著海口這座城市。目前,很多路段都有機動車電子監控儀器,有力打擊了機動車的違法行為。面對電動車違規嚴重這一現象,除了交警部門開展的電動車違法大規模集中整治外,海口電動車的電子監控問題也成為市民近日的關注焦點。
海口交警部門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幫助下,交警部門一直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監控設施,力爭建成全市無縫銜接的監控模式。
記者探訪:電動車違法亂象觸目驚心
7月26日上午,南海大道,記者在10分鐘內已經看到有數名市民騎著電動車帶人,在車流中快速穿梭.其中,有的帶著2、3個小孩,有的帶著大人和孩子,有得甚至帶著兩個大人,儼如雜技表演,讓人心驚。
27日下午,一輛小轎車途經龍昆南路與海德路口時,突然,一輛電動車飛速從海德路竄出來,小轎車差點撞上電動車,司機趕緊急剎車,一臉怒氣,可電動車主卻全當看不見般,繼續歡快地在機動車道上穿梭。
連日來,記者探訪海口多處路段,發現超速行駛、駛入機動車道、超載、闖紅燈、橫穿馬路等電動自行車違法亂象招搖過市、隨處可見,擾亂了路面交通秩序,也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原因探尋:電動車主缺乏交通法規和安全意識
據統計,2009年至2011年,海口由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違法交通法律、法規而引起的交通事故27500起,造成54人死亡。僅今年上半年,因電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近5000起,造成15人死亡,121人受傷,經濟損失100萬余元。
現實比數據更無情。據海口交警介紹,2011年3月11日0時50分許,當事人徐某駕駛無號牌電動自行車(后載楊某),從白龍南路往藍天路方向行駛,行至白龍南路與海府一橫路交叉路口,遇行進方向禁止通行信號燈時,繼續由南往西左轉彎通過交叉路口,與當事人孫某駕駛從白龍南路由北往南通過交叉路口的瓊C81013號中型貨車發生相撞,造成徐余全當場死亡,楊某受傷。據調查,事故的發生是當事人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未按交通信號規定通行及當事人孫某駕駛已達到報廢標準的貨車上道路行駛的違法行為及過錯造成。
海口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黃樂明介紹說,電動車交通違法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車主沒有安全守法意識。很多電動車主都不了解電動車的管理辦法,被交警攔下都不知道是為什么。“目前,電動車駕駛人的交規意識普遍不高,逆行、闖紅燈的現象比比皆是。”
關于電動車違章屢禁不止,一些人士認為,對于違章電動車的處罰過輕,也是導致電動車交通亂象頻生,日趨嚴重的一個原因。
記者了解到,在電動車違法大規模集中整治中,交警在查處的同時,還注重對電動車主的引導規范,處罰與教育形式相結合,對多數交通違法采取了教育放行方式。
解決辦法:逐步完善電子監控無縫覆蓋
海口市交警支隊科技科劉科長介紹,交警部門一直將非機動車的違規行為納入監控管理,在主要路口路段的電子監控,不僅針對機動車,也對非機動車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監控。“任何交通違法行為都會采用合適的技術監控裝備記錄、抓拍、監控。”
劉科長同時表示,由于電動車是近年才出現的,所以關于電動車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還在逐步完善。因此,目前非機動車的違規行為,是以現場處罰為主,監控手段為輔。
劉科長透露,采用先進技能、先進技術管理交通是交警部門一直以來的工作目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幫助下,交警部門現在一直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監控設施,力爭建成全市無縫銜接的監控模式。目前,無縫銜接監控設施工程建設已經列入計劃當中。
劉科長最后提醒,交警部門在市區的大多數路口、路段均有電子監控,希望廣大電動車主自覺自律,依法駕駛,確保安全,不要存僥幸心理,違規行駛。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