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海口8月14日訊(記者戎海)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和它的創建者——收藏“癡人”袁金華的故事,經中央和我省多家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也受到了省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海南日報記者今天從省文體廳獲悉,該廳日前組織相關人員專程赴白沙河谷調研,計劃采取多項措施扶持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的建設,力爭將其打造為生態文化產業園。
省文體廳負責人告訴記者,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能夠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說明我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現綠色崛起的方針政策已經深入人心,袁金華從一名收藏愛好者發展到對外展示藏品,也是民族文化價值的最好體現。該負責人表示,為了幫助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更快更好地發展,進一步推進民族文化產業建設,省文體廳于本月12日專程前往白沙河谷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制定了相關扶持措施。
措施一:組織專家對白沙河谷藏品進行甄別、鑒定。由于袁金華的藏品眾多,類別復雜。省文體廳將于近日組織文物考古專家對藏品進行系統的甄別鑒定,并在此基礎上對藏品科學分類,以更加方便游客參觀欣賞。
措施二:幫助白沙河谷進行生態博物館申報工作。據介紹,生態博物館是在我國剛興起不久的一種原生態文化保護形式,它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而是對原生態文化所在的核心區域和周邊環境進行的動態保護。省文體廳計劃將白沙河谷納入海南生態省建設和推進西線旅游文化保護開發的規劃中,盡快完成審定、授牌工作。
措施三:為白沙河谷提供資金和項目支持。省文體廳要求樂東文體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對白沙河谷進行扶持,聘請袁金華為鄉土文化顧問,除了給予資金幫助,還要劃撥專門的土地用于棉麻種植,為黎族織錦提供原料。
措施四:與樂東縣政府合作,打造生態文化產業園。據介紹,白沙河谷毗鄰龍沐灣,附近有森林、濕地等多種自然地理資源。省文體廳計劃與樂東縣政府聯手進行科學規劃,在以本土文化為主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增加業態,形成集文化展示、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和花卉種植等于一體的產業鏈,形成產業規模。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