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媒體人“一跳蚤”近日發微博:“‘亞龍灣洗浴廣場事件’出來,大家立刻行動展開調查。追根溯源跟三亞有半毛錢關系不?三亞躺著也中槍了。”
“亞龍灣洗浴廣場為13歲男孩提供性服務”事件因事發地為陜西咸陽,最終讓關注和關心海南省三亞市的人減少了擔憂。
海南地名品牌名聲在外
百度輸入“亞龍灣洗浴廣場”,跳出“北京亞龍灣洗浴”“吉林長春亞龍灣洗浴”“山西運城亞龍灣洗浴中心”“陜西漢中市亞龍灣洗浴”……不經意間,“亞龍灣”已經成為全國“布局”的品牌了。
一位從事商標工作的專家認為,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亞龍灣”行政區劃低于縣級,被異地企業直接使用名稱,目前仍缺乏法律上的保護。
近年來,有關海南區域地名品牌的爭議已經不止一起。如2009年的“海棠灣”搶注風波、2011年“國際旅游島”商標被山東企業搶注事件,都讓相關部門和海南居民感到疑惑。三亞市民石磊先生感慨道:此次“亞龍灣洗浴”事件也令他如鯁在喉。
在三亞市政府部門工作的朱先生認為,隨著海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繼“海南島、三亞、博鰲”這些區域名字之外,“海棠灣、亞龍灣、清水灣”一些海灣也漸漸在全國叫響。地名被企業用做商業,一方面說明海南近年越來越被世人追捧,是對海南價值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更多關于名稱保護的課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和采取措施。
保護之路坎坷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李隆豐注冊兩件“海棠灣”商標的專用權一案歷經反復。首先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李的商標專用權,然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又撤銷了商評委的裁定,再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李喪失商標專用權。
省工商局商標廣告監管處處長蔡澤進介紹,北京高院的判決基于以下幾點,一是李申請注冊時,海棠灣已經被社會廣泛關注,有較高知名度;二是李本身與海棠灣并沒有關系,也并未真正使用“海棠灣”從事開發建設;三是注冊商標專用權只用于商標買賣,因此法院認為李的行為構成不正當手段“搶注”,屬于商標法規定的“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
從2005年注冊到今年3月北京高院的判決,再到李隆豐仍在向法院申請再審,自然人注冊“海棠灣”案歷時7年依舊沒完沒了。而“國際旅游島”商標似乎也是不了了之。
“無論是知名地域名的惡意搶注,還是不當使用,已經說明地名已經成為品牌,涉及到我們海南、三亞的名譽和形象。”三亞市工商局局長胡斌瑩認為,關鍵在于使用這個地域名稱的企業對該品牌的愛護程度。
誰來保護區域地名品牌
往來于海口、三亞、成都、北京四地的黃曉順先生站在島內和島外人雙重立場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今有關三亞的任何只言片語,尤其是負面新聞,馬上就會引起強烈社會反響,這說明了三亞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天下第一灣”亞龍灣被島外企業用于品牌名,其負面行為使真實地名譽受損,應該屬于海南相關部門和全國相關單位的工作范疇,應該把此事當作維護海南、三亞形象的一個細節性工作來抓。另一方面,也應該通過此事件,反思海南的旅游服務和項目,徹底改變部分人對海南的印象。
至少各級工商部門一直在維護商標和地名品牌的公平與公正。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在撤銷搶注“海棠灣”商標時認為,如對這種搶注商標的支持,將嚴重誤導了人民的價值取向,變相鼓勵和縱容惡意搶注商標行為,導致不良的社會后果。行政撤銷,反映了法之本意和民心所向。
商評委還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中提到,“海棠灣商標爭議案經歷了一審法院判決敗訴,終審法院最終維持商評委裁定,體現了商評委的水平和執法權威”。
“但我們希望更多社會人士站出來保護區域地名品牌,因為這與普通商品商標還是有本質的區別。”蔡澤進說。(記者劉貢 實習生龐德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