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隱隱,綠水悠悠。
金秋八月,穿行在秀美如畫的山水保亭,記者仿佛浸潤在一幀散發著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畫卷里……
八音、黎錦、竹笠、草屋,散發著古樸氣息的原始黎苗文化符號;和坊、東蛙西鳳、文化中心、民族風情街,彰顯著鮮明黎苗風格的文化建筑;三月三,嬉水節,尋找七仙女,美景攝影大賽,閃耀著現代黎苗風情的文化活動———這些構成了保亭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格。
傳承發揚,創新提升。
保亭縣委書記鄭作生指出,未來五年,保亭將繼續弘揚優秀黎苗傳統文化,主動吸收當代先進文化,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開創保亭“文化優縣”新局面。
行走保亭———
文化品牌———
一幅具有濃郁黎苗特色的山水畫卷
一座城市何以展現自身魅力?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保亭將黎苗特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設中,給人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象。
徜徉在保亭縣城的大街小巷,記者能強烈感受到這座小城濃郁的文化氣息。
白色的墻壁上,隨處可見黎錦圖案和浮雕;高聳的燈柱上,鑲嵌著各式各樣的民族圖案;開闊的廣場上,一座座亭臺樓閣無不彰顯出古樸的民族特色。難怪一些曾多次帶團往返保亭的導游說,保亭的美不僅在風景,更是一種文化體驗。
保亭縣城雖不大,但在黎苗文化的點綴下顯得小巧精致。和坊是保亭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內部裝修結合黎族苗族圖騰元素,在吊燈、屏風等裝飾設計和老船木茶具體現濃郁的民族風情。登上和坊憑欄遠眺,七仙河水繞城而過,街道兩旁綠樹成蔭,獨具民族風格的建筑錯落有致,云霧繚繞中的七仙嶺時隱時現……猶如一幅獨具濃郁黎苗特色的山水畫。
盡管沒有大城市寬敞的街道,但保亭的每條街巷都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文化因城市而得以張揚,城市因文化而獨具魅力,這些構成了秀美小城獨具一格的文化印象———清新自然而不乏特色,小巧精致而不失厚重。
為此,保亭近年來大力實施美化、亮化、綠化三化工程,投資近千萬元,對縣城多個路段立面進行全面改造。在改造中,平淡無奇的建筑物賦予黎苗文化元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圖案和造型被充分利用,色調、花紋等一些看似細小的改變,卻彰顯出濃郁的民族風情,街道、浮雕、廊橋、廣場、亭臺成為保亭亮麗的風景線,引來不少游人拍攝留念。
文化品牌———
七仙形象小姐選拔大賽聲名遠播
以嬉水節為代表的節慶文化,如今已成為保亭一塊金字招牌,隨著文化與旅游、餐飲的不斷結合,品牌效應逐漸顯現。
水花飛舞,歡聲迭起,青春萌動男女,在清水灑潑之下尋覓著心中的愛情。嬉水節本是黎苗民間普通的祭水活動,保亭通過深度挖掘,將旅游作為嬉水節的文化載體,充分挖掘其中的民族內涵,使之成為一個節慶品牌。
從2000年開始至今,保亭嬉水節已成功舉辦十二屆。近十年來,嬉水節規模越辦越大,已成功躋身“中國十大著名節慶品牌”。
“七仙形象小姐選拔大賽”是保亭鑄就文化品牌的另一力作。這一土生土長的民族美麗賽事一改“選美比賽”傳統方式,采用“故事尋找”的創新方式選拔選手,充分展現新時代優秀青年女性獨特的精神風貌和美好形象。目前,該賽事已成功舉辦五屆,成為在全國頗具知名度的海南本土民族品牌賽事。此外,“三月三”,“保亭美景攝影大賽”等蘊涵豐富文化內核的活動也風生水起,影響廣泛。
保亭文體局副局長陳運新告訴記者,近年來,保亭的文化品牌推介主要分兩種方式。走出去———如舉辦七仙形象小姐全國選拔賽,在各地舉辦活動的同時,保亭的民族文化也隨之傳播;請進來———如嬉水節邀請國內外人士赴保亭參加活動,將黎苗文化帶到五湖四海。
除了節慶活動,保亭還將黎苗文化與餐飲相結合,傾力打造“農樂樂”品牌。上樹的雞、五條腿的豬、會沖浪的魚……每一道傳統菜肴都能牽出一個黎苗故事。此外,幾乎每家農樂樂都選址黎村苗寨,或逐水而建,或以山為鄰,店內裝飾透出濃濃的黎苗風情。
近年來,隨著保亭的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游客紛至沓來。2011年,全縣接待旅游人數230多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3.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億元,同比增長30%,直接拉動就業人數從不足1000人提升到近4000人。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