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三亞8月3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鄧松)兩家機構分別于8月28日、8月30日在海南日報一版上刊登《通知》和《聲明》,這兩份《通知》和《聲明》引起諸多網友和讀者的關注,尤其對于在三亞南山金玉觀音閣內供奉佛像的信眾而言,他們有可能會因幾家公司的紛爭而遭受一場無妄之災。
三亞南山景區內的金玉觀音閣(資料圖片)
海南金南華實業有限公司清算組8月28日登《通知》尋供奉“金玉觀世音”分身像的施主。(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通知》稱南山金玉觀音易主 不辦理手續者供奉佛像或將被清理
2012年8月28日,海南金南華實業有限公司清算組(下稱清算組)在海南日報刊發《通知》,要求原先在三亞南山金玉觀音閣內供奉佛位者,在15天內向其辦理相關手續,逾期未辦理者供奉的佛像或將被請下神臺。
《通知》內容顯示,供奉于三亞南山金玉觀音閣內的“金玉觀世音”佛像,被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確認歸海南金南華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金南華公司)所有,該公司清算組依據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裁定于2012年8月8日接管三亞南山景區金玉觀音閣內的“金玉觀世音”佛像及“金玉觀世音”分身像。
清算組在《通知》中要求,“為切實保證金玉觀音閣內‘金玉觀世音’分身像的持續供奉,請各位施主自本通知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清算組提交迎請‘金玉觀世音’分身像的登記資料及繳納供奉費用的憑證,辦理供奉佛位確認手續,且今后的分身像供奉費用須支付到本清算組賬戶。”“逾期不提交相關資料辦理供奉佛位確認手續且支付供奉費用者,請各相關施主自行領取已迎請的分身像,本清算組不在繼續保持原供奉佛位。”
南海網記者調查了解到,位于南山景區內的金玉觀音閣內,目前供奉“金玉觀世音”分身像4000座左右,供奉者來自五湖四海。該份《通知》依靠報紙僅在海南本地傳播,海南地區以外的佛像供奉者能否看到?逾期未辦理相關手續,是否意味著信眾供奉的佛像將被清理?
8月28日下午,南海網記者依照《通知》上的電話聯系上清算組聯系人許先生。但許先生表示,經過請示,不接受采訪。對于逾期未辦理相關手續者供奉的佛像最終如何處置,還須請示領導定奪。
8月29日上午10時,南海網記者前往清算組辦公地,希望進一步了解事件的緣由,及佛像供奉者辦理手續的相關情況。但清算組辦公室大門緊閉,敲門亦無回應。據物業公司人員介紹,該辦公室并不是時常有人。如此,供奉佛像的信眾如何辦理手續?[page]
8月30日,三亞香山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就海南金南華清算組8月28日刊登的《通知》在海南日報一版刊登《聲明》。(南海網記者 鄧松攝)
8月29日上午10時20分許,海南金南華實業有限公司清算組辦公地大門緊閉。(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聲明》駁《通知》 質疑清算組違規經營
8月28日,清算組刊登的通知將佛門凈地——南山金玉觀音閣官司纏身的消息暴露無遺。就在網友感慨佛門不再清凈之際。另一份《聲明》的出現讓事件再現波瀾。
8月30日,三亞香山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下稱香山公司)就清算組8月28日刊登的《通知》在海南日報一版刊登《聲明》。
《聲明》稱,清算組所刊登的《通知》違反了清算組的議事規則,《通知》未經清算組討論、決定。《聲明》同時還質疑清算組違規經營,并表示將起訴撤銷清算組8月28日刊登的《通知》。“依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公司在清算期間不得經營,而收取供奉費用的行為屬于經營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生效判決并未認定金玉觀世音的所有權屬于海南金南華實業有限公司。”《聲明》中還稱,對于金玉觀世音的所有權問題,目前仍在法院審理階段。
網友擔心公司利益之爭波及信眾
據知情人士介紹,南山金玉觀音閣此前為香山公司現場管理和運作,閣內分身像也是香山公司與信眾結緣所供奉。兩家公司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打官司,而目前觀音閣則由金南華公司團隊現場運作。
不論由誰運作,公眾更關心的是,在金玉觀世音佛像官司纏身,信眾的利益是否會受到損害?
在看到清算組刊登的《通知》后,網友陳先生認為此舉不妥。“觀音不變,信眾不變,朝拜也不變,公司易主,雙方都應對信眾有所交待,尤其是原來的香山公司應做好這樣的銜接。”
根據清算組《通知》內容顯示,清算組是想掌握供分身像信眾的資料,并進行后續管理事宜。針對銜接一事,香山公司負責人8月29日在接受南海網記者采訪時回應稱,因與信徒所簽協議中有保密條款,相關資料不會提供給其他公司。
而香山公司在8月30日的《聲明》中也提出,“清算組不應因金玉觀世音所有權之爭而殃及施主,在所有權爭議有結果之前,供奉費用的問題應予以擱置。”
佛門凈地因何陷入紛爭,《通知》、《聲明》背后還有多少故事,南海網將進行深度調查采訪。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