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將建4個濕地或森林公園
形成一個自西向東的城市公園帶
本報海口10月29日訊(見習記者杜穎記者林偉)海口自西向東打造帶狀濕地生態區的構想正在變成現實。記者今天從海口市林業部門獲悉,根據《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與《海口市南部生態綠帶控制性詳細規劃》指導思想,以永莊、沙坡、白水塘、玉龍泉為核心的四大濕地、森林公園的規劃將加速,它們將圍繞海口主城區形成一個自西向東的城市公園帶。
四大公園形成“帶”狀懷抱椰城
濕地生態系統是全球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濕地公園類似于小型的自然保護區,具有獨特的近自然景觀特征,對凈化水源,保護物種多樣性、平衡生態、防范洪澇都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一周之內,海口市委書記陳辭兩次調研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預示著海口蓄勢已久的濕地公園項目開始加速推進。
據了解,目前,永莊水庫森林公園、沙坡水庫森林公園、白水塘濕地公園、玉龍泉森林公園的選址規劃已初步形成,其位置位于椰海大道至繞城高速公路之間,東起南渡江西岸,西至火山口地質公園,4個公園既被海屯高速、龍昆南延長線、東線高速分開,又相連形成一個整體,圍繞海口建成區形成一條完整的“帶”狀,其間有多條橫向、縱向公路相通,來往交通十分方便。
白水塘濕地公園的進展最快,目前正在申報省級森林公園。
規劃中的白水塘濕地公園位于東線高速公路與海口市繞城高速公路交界處的城南白水塘區域,總面積約7448畝,其中濕地水域面積3376.5畝,占總面積的45.33%。
此前,海口市林業局專門請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專家組,就白水塘濕地公園作可行性研究。專家們在調研后認為,白水塘濕地公園的建設有利于海口市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為“生態海口”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與支撐。
白水塘三大核心區將展現珍貴濕地風貌
根據初步規劃,白水塘濕地公園分為濕地綜合管理服務區、濕地保護保育區、濕地生態休閑觀光區、濕地風貌展示區、科普教育區進行打造,其中濕地保護保育區、濕地生態休閑觀光區、濕地風貌展示區作為三大核心區。
濕地保護保育區位于濕地公園人為干預最小、相對封閉的西南部與東南部區域,規劃建設濕地重點保護區,僅供開展各項濕地科研、保護保育與觀察的活動,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場所和遷徙通道。該區內不安排任何游覽、服務設施,游客可以在相鄰的功能區內進行遠距離觀賞,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人為干擾。
濕地生態休閑觀光區規劃總面積2879.81畝,規劃花海、色葉林、自然生態林、疏林草地、開闊水域五種類型的自然景觀,設置觀景亭臺、堤岸、游覽棧道、浮橋、濕地游船、親水駁岸、水上廣場等游憩設施,建設以“濕地學術交流”為主題的濕地會所。
濕地風貌展示區位于公園東北面,借助其自然地理條件,真實展示澳大利亞美麗后花園、百英畝濕地奇景、巴西潘塔納爾濕地公園以及南非探密圣盧西亞濕地等4種世界不同地域的濕地風貌。
為海口構建生態綠色屏障
沙坡水庫和永莊水庫對于海口市民來講,并不陌生,每到周末,水庫周圍都是垂釣的市民,因為從南海大道驅車到這里,只要十分鐘的車程。
隨著海口市城區的不斷擴張,海口的森林和濕地資源日益減少。但是,對于城市南部的羊山地區,海口的決策者們一直在堅守,從“南控”到“南優”,始終把這一帶的生態資源看成海口發展的“雷區”,絕不觸碰。永莊水庫森林公園、沙坡水庫森林公園、白水塘濕地公園、玉龍泉森林公園的規劃建設,就是對這一發展思路的具體落實。
“公園內絕對不允許有地產項目。”海口市委書記陳辭說,公園內應保護好原有的濕地等生態環境,適度安排休閑娛樂項目,著重突出其開放性、公益性的特點。
四個濕地森林公園跨越瓊山、龍華、秀英三區,規劃總面積約55平方公里。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對這四個公園進行一一具體規劃,這條公園帶建成后將成為海口南部生態綠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一道防塵降噪向城市提供清新空氣的生態綠色屏障,維護羊山地區甚至整個海口市地區生態平衡。
圖為4個濕地、森林公園初步選址規劃。
白水塘濕地公園
和平/畫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