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口老街轉悠,義興街西天廟味道最特別:嵌在一片青灰中的紅墻黛瓦,廟里廟外展現的活色生香的老街民生圖,透出純正濃郁的老海口氣息。
西天廟是海南現存為數不多的年代較久、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古廟,也稱“西天大士廟”,老海口一般叫它“西廟”。
據《瓊州府志》記載:“西天大士廟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許,祀王佐。”西廟始建于明隆慶年間,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75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氣勢壯觀,殿宇巍峨。正門石刻“西天廟”橫匾,為清代探花郎張岳崧手跡。廟里雕梁畫棟,工藝細致,栩栩如生。400多年來,西廟因天災人禍,屢毀屢建。僅清代就4次重修。上世紀90年代,海口市政府先后兩次投入巨資進行全面維護和修葺。
令人稱奇的是,建在市井中的西廟供奉的既不是佛也不是仙,而是明代海南名士、愛國詩人王佐。王佐(1428-1512),字汝學,臨高人,是丘浚的學生。據說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是明代“華南才子”之一。后人歷來將王佐(吟絕)與丘浚(著絕)、海瑞(忠絕)、張岳崧(書絕)并稱為“海南四絕”。
相傳王佐性情詼諧又嫉惡如仇,遇到不平事常挺身而出,民間廣為流傳他不畏權勢、智告御狀的故事。在老百姓心目中,王佐不僅才華橫溢,出口成章,而且膽識過人,愛民如子。所以,人們為他立祠祭祀,祈求地方安定、安居樂業。如今,西天廟已成為附近居民的文化活動室,而廟里每日熱鬧的景象,大概也讓神龕上的王佐頗感與民同樂的滿足。不過,在海口,更多的人知道西廟并不是因為王佐,而是廟前那一溜香氣四溢的小吃攤。九層糕、甜薯奶、紅豆糕、毛露螺、腌菜、豬雜湯……這些在海口許多地方都找不到的傳統小吃,在這里一應俱全。
老街坊們說,很久以前,西廟就已是海口小吃最集中的地方。每天清早,廟前的小市場熙熙攘攘,賣魚賣肉賣菜的、開店挑擔擺攤的,兩米余寬的小巷擠著日日相見的老街坊,各自開始張羅一天的柴米油鹽。古廟多了人氣也多了滋味,而彌漫在街巷中的香味也越飄越遠……(記者張毅)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