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海市中原鎮邁湯村村部(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歷史上因地勢低澇和交通不變等問題,制約了瓊海市中原鎮的發展。近年來,中原鎮黨委、政府抓住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機遇,帶領當地群眾轉變發展觀念,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快速發展的雙贏,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兩手硬、雙豐收,成為鎮域經濟發展的典范。蝶變的中原鎮,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鄉鎮,是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和諧鄉鎮。
文明美麗的村莊
橡膠林一路延伸,胡椒苗隨處可見,結果累累的檳榔樹隨風搖擺。這里就是瓊海市中原鎮的邁湯村。11月13日上午,南海網記者來到這個美麗的村莊。
路子不長,因為路面很好,一路水泥路面直通村莊,所以駕車很快。邁湯村位于中原鎮東北部,村莊離鎮上不遠,只有幾公里的路程。雖然只有幾公里路程,但一路的風景總讓人心情蕩漾,村道優美的環境隨處可見。
村子說大也不大,有11個村民小組,有1700村民;可村子說小也不小,面積有7500畝,如今旅外華僑有1300多人。如果沒有親眼所見,誰都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只有一千多人的村部。300多平方米的村辦公樓,多功能的電教室,書香很濃的文化室,70平方米的衛生室,56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600平方米的健身場所……這一切在初冬中顯示出一種文明的氣象。
目前,以村委會為軸心通往十一個自然村莊、全長6公里多的主道已經全部實現水泥硬板化,路燈160盞,休閑景點12處。置身此地,令人心曠神怡。這里,已經成為了一個文明新農村。這里,確實是百姓生活的好地方。
18戶兩個月蓋新房12棟
“晴天沙土滿天飛,雨天糞便遍地流。”這是附近村民給過去的邁湯村的評價。或許存在臟亂差,也讓村民“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村民生活的環境多年來一直無法得到更好的改觀。
“再也不能這樣過了。”這是2004年村支書王興和在村民大會上喊出的口號。從那時候開始,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全村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著力增加農民收入,并加強農村基礎建設,改變村容村貌。
沒有錢,怎么辦?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村支部充分發揮僑鄉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優勢,開展一系列海外聯誼活動,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該村不僅實現了“一年一變化”的村容整治,而且先后創建了南嶺、文園、客村等9個文明生態村莊。
路好走了,不僅百姓出門的機會多了,外面的生意也走了進來。大量農產品因為道路通暢而暢銷。路通財路大開,水稻、橡膠、檳榔常年可以收獲,養蝦、養魚每季皆可以撒網,村民開始在運輸、建筑、服務等行業各展身手。百姓收入逐年增長,據統計,至2011年,該村全村農業生產總值達3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突破6500元。
農民富了,不僅想改變村里的環境,更想改變自家的住宿問題。當天,南海網記者在該村委會的南嶺村看到,新房如雨后春筍般長高。村支書王興和告訴記者,就在這兩個月時間里,只有18戶人的南嶺村就蓋起新樓房12棟。
村民安居樂業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村民富了,不僅蓋了新房,而且每家每戶都配置了最新款的家電,有的還買了小汽車。
南嶺村村民王業發已經年屆80。當天上午,在他家里,記者看到兩口子住著兩層的小洋樓,房子里家電配備齊全,有電冰箱、電視機、空調等。老人說,“之前城里人有的我們也有,現在城里人沒有的我們在爭取有。”
王業發的老伴羅阿姨正在庭院里洗菜,兩年前,村里已經實現了家家通自來水。老人說,那么多年了,他們終于趕上了好日子,但這種好日子是黨的富民政策給的:“這幾年來,不僅道路交通改觀了,更重要的是黨和政府實施的三農政策,這讓農民得到了實惠,沒有了負擔,而且種田還給予我們補貼。”
當天中午,上園村的三位年輕媳婦要趕緊把早上從地里收獲的胡椒送到收購點,因為不僅“收購老板催得急,也給自己留下娛樂的空間。”據介紹,村里購置了文化設施以后,每個晚上,村民都喜歡到村部的廣場來跳舞。據悉,如今該村委會11個村民小組都已經組建了自己的舞蹈隊。
下午,67歲的文園村民“老王頭”笑呵呵對記者說:“之前華僑都不想回來,因為村里太差了。去年很多從新加坡回家探親的華僑都感嘆,老家現在比新加坡還漂亮。”
中原在前進:邁向更加文明富裕的明天
邁湯村只不過是中原鎮廣大農村的一個縮影。據中原鎮委書記顏業禮介紹,近幾年來,該鎮一直緊扣發展主題,全力推進新農村的建設。
據了解,近年來,該鎮不斷優化農業布局,打造冬季瓜菜、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并發展熱作、水果產業。該鎮鎮長陳劍華認為,通過“基地示范”、“能人帶動”整體推進全鎮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積極扶持相關企業,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據悉,如今全鎮共種植冬季瓜菜9358畝,于此同時,全鎮的畜牧業也得到較快發展。
在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的基礎上,中原鎮委及鎮政府一直“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全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在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中,該鎮始終堅持群眾是創建主體,黨委政府發揮好主導作用,持續開展文明生態村建設。2012年上半年,該鎮鞏固提高邁湯客村、書齋石頭村、仙寨仙五、仙六村、新華十二村以及聯光上洋村等村的文明生態村建設,重點抓新建22個文明生態村的工作目標,完成沙坡、聯光聯洪樓建設。
中原鎮鎮長陳劍華說,在此基礎上,該鎮將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認真貫徹中央、省各項政策,落實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移民長效耕地補償等惠農政策,大力推進農業扶貧開發進程,鼓勵農民致富創業奔小康。該鎮還大力加強農業市場服務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搭建農業科技、市場信息配套服務平臺。陳劍華說:“只有經濟發展了,百姓的生活提高了,文明才得到更好的實施。”
中原鎮還有更為長遠的目標。據悉,為了更好促進中原的發展,該鎮將在今后一段時間里著重打造一個具有“南洋風情”風貌的小城鎮。目前該鎮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修編已完成,各村委會的規劃模塊正在收集當中,村鎮規劃將為各村今后的發展提供方向。
或許,再過不久的將來,中原鎮的百姓幸福指數將達到更高的水平。因為到那時,這里的山更青、水更綠,百姓的生活將更加和諧和美好。
(南海網海口11月1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孫令正實習生楊曦報道)
鄉間小路(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村民休息場所(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村民健身場地(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村里也有了垃圾筒(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村民文化廣場(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村民家里的客廳(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