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寨港以美麗的紅樹林風光而著稱。由海口市規劃局、海口市旅游委共同組織編制的《海口市東寨港旅游區總體規劃(2012-2030年)》已完成初步方案編制工作,現正進行公示。根據該規劃,東寨港將在嚴格保護生態的前提下,規劃建設紅樹半島旅游小鎮、濱海濕地公園等旅游項目。
本報記者張毅
東寨港旅游區規劃范圍西至東寨港大道與規劃海濤路、南至規劃的新老鋪(暫名)公路,東至規劃通往文昌市的高等級公路及海口市域邊界,北至瓊州海峽,總面積117.41平方公里。發展目標定位為以紅樹林濕地保護及濕地涵養為主,兼具科研教育示范、特色旅游、休閑養生等功能的生態旅游區。
在規劃結構上,規劃以嚴格的生態保護為前提,根據保護區邊界、道路等邊界條件,將旅游區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緩沖區—旅游開發區”。生態保護區:主要包括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該區域應嚴格禁止開發,重點推進紅樹林濕地保護與修復。生態緩沖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及其外延修復區,該區域應重點加強生態修復,打造濕地緩沖地帶。旅游開發區:可適當發展旅游接待功能,有計劃地引導區內現狀村莊發展。
在功能組織結構上,規劃規劃旅游區整體空間結構為:兩區一帶五楔,兩主四次多點。
兩區:指南北兩片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應依據相關政策制定嚴格的管制措施予以保護,禁止開發破壞。
一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及保護區的外圍拓展地帶,重點加強生態修復,形成保護區的生態緩沖地帶。
五楔:依托水系和綠地形成生態綠化開敞空間,構筑綠色楔形滲透廊道,發揮生態涵養功能,形成旅游區組團式發展格局。
兩主:包括紅樹半島旅游小鎮和濱海濕地公園。紅樹半島旅游小鎮是本區主要旅游服務功能區和旅游區主要門戶節點;濱海濕地公園是鄰近瓊州海峽的濕地公園和濱海休閑小鎮,旅游區主要門戶節點。
四次,即西側臨近大學城節點,適當開發生態養生等功能;演豐風情小鎮,適當發展旅游接待和展示功能,作為鄉村旅游主要服務點;南側馬會,重點發展特色賽馬及馬術等旅游產品;東側三江水城,重點發展水上特色休閑游樂項目。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