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海口1月13日消息:繼驢友三亞小東海遇險、驢友冒險闖入西沙遇險事件之后,海南又一次發生驢友自行出游被困事件。1月13日凌晨,海南文昌市龍樓鎮銅鼓嶺旅游區有54名游客在山上迷路,被困在山上。隨后,文昌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邊防官兵聯合搜救,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成功將被困游客全部救出。
近來,海南接連發生驢友自行出游被困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討論。
當然,對于這類事件,救人是最要緊,這條原則毋庸置疑,誰都不會否認。可問題是,如果類似違規、無視自身行為可能給公共部門帶來的麻煩,甚至造成不必要損失的事情屢屢發生,就不免讓人感到憤懣:為什么事后他們可以沒事人一樣的回家,沒人追究他們的責任?如果每個人都能為了自己的那點私欲,隨心所欲地私闖禁地,那還要公共規則干嘛?
久候救援不至,網友輕嘆“三包三不管”,可是他們是否知道有多少人為他們擔憂,可是他們是否知道救援面臨的現實困境,可是他們知道自己所謂的浪漫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一句輕嘆,自己是否該自我反思一下呢?
當下,簡單的批評指責,已經被證明無法治療部分驢友的一意孤行,而“誰造成危險,誰承擔責任”,也是國際上對于類似遇險營救的共識和慣例。從兩方面來看,三亞有關方面完全可以考慮,率先出臺地方性的法規制度,盡快規范探險救援的責任認定與救援費用的分攤問題,追索因救助而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
相關報道
消防官兵攙扶年紀大一點的游客出山(通訊員王文朋攝)
南海網海口1月1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 通訊員王文朋)1月13日凌晨,海南文昌市龍樓鎮銅鼓嶺旅游區有54名游客在山上迷路,被困在山上。隨后,文昌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邊防官兵聯合搜救,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成功將被困游客全部救出。
當天凌晨3時43分,文昌市公安消防支隊值班室接到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令:位于文昌市龍樓鎮龍銅鼓嶺旅游區有54名游客被困在山上,其中還有74歲的老人,情況非常危險,請消防官兵出警救援。接到報警后,文城中隊立即出動1輛搶險救援車、1輛水罐泡沫消防車、2輛細水霧消防車、18名官兵趕赴現場處置。
為了盡快救出被困的游客,消防聯合了文昌公安民警、龍樓鎮邊防派出所民警、龍樓鎮政府等多部門,組成了50人左右的救援團隊進山搜救。凌晨4時30分,救援部隊到達現場,由于不識銅鼓嶺的山路,民警找來此地護林員帶路上山搜尋游客,消防官兵帶上安全繩、安全腰帶、安全鉤等救生器材隨護林員一起上山搜尋游客。“我們一邊走一邊大聲呼喊,被困者聽到聲音就會和我們呼叫聯系。”民警告訴記者,由于晚上天黑,該地是有山有海又有石頭,地形復雜,大伙只能一邊用手電筒照路,一邊大聲呼喊。
驢友拎著行李安全上岸(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南海網三亞1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麗萍)網上組團出海觀光,怎料所乘漁船故障頻出,最終被困三沙琛航島并在海上漂流4天,經歷緊張和恐慌、通過微博向外求救,后得到海南邊防總隊海警、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的聯合救助。1月11日上午9點10分,被困海上的24名“驢友”在救助人員的護送下,乘坐南海救助局三亞基地的救援船“南海救115”輪成功抵達三亞。
目前,24名驢友全部安全獲救,且身體狀況良好。據了解,24名“驢友”分別來自北京、上海、福建、浙江、重慶等地,是通過網上組團的方式聚到一起出游,其中導游是三亞本地人,向每人收取了8500元的團游費用。省旅游委專門發布安全警示,目前西沙旅游尚在規劃中,并未對外開放,廣大游客不能搭乘漁船或其它交通工具赴西沙旅游。
遇險人員被成功營救下山(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南海網三亞12月1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麗萍)12日,三亞一男一女翻山越嶺5小時誤闖軍事禁區的海灘“看風景”,由于海水漲潮、山巖陡峭,兩人被困在小東海的峭壁上無法返回,先后通過電話報警和發手機微博的方式發出求救信號,事后多部門經17小時,成功救出兩人。
12日晚,兩人先后通過電話報警和發手機微博的方式發出求救信號后,三亞多部門聯合進行搜救,但因為當晚海上浪高三米,且峭壁靠近淺灘暗礁多,救援工作困難重重,前后三次搜救都未成功。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