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一艘游弋于三沙島嶼間的垃圾處理船、在三沙建立國家海洋公園、建設三沙國家海洋地質公園、在南海島礁設立多功能電子哨所……政協委員們熱情洋溢地為保護三沙寶貴的島礁資源建言獻策。三沙珊瑚礁地貌美不勝收,臺盟海南省委和民建海南省委不約而同提出———
建議在三沙建海洋地質公園
三沙市美濟礁紫色的珊瑚,美不勝收。南國都市報記者李小崗攝
西沙群島的珊瑚礁地貌迤邐壯觀,熱帶海洋生物美不勝收……臺盟海南省委遞交的《關于加快申報建立西沙國家海洋地質公園的建議》和民建海南省委遞交的《關于加快申報建設三沙國家海洋地質公園的建議》,標題只有一字之差,其飽滿的熱情卻是相同的。
據介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聚合旅游、保護、科研、科普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多功能為一體。近年來,我國掀起了一個地質公園建設的熱潮。截至2012年底,國土資源部一共公布六批共218家國家地質公園。我省只有1家,就是中國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洋地質公園目前仍是空白。這與我國海洋大國的地位以及海洋資源的現狀極不相稱。
“目前西沙群島完全有條件申報國家海洋地質公園。其海洋地質景觀豐富奇特,如西沙群島的珊瑚礁地貌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景觀,其環礁、臺礁、塔礁等占據了珊瑚礁地貌的大部分類型。”建議稱,西沙群島環礁發達,環礁上發育了眾多美麗的潟湖(礁湖),其中生長有數十種形態各異、五彩斑斕的熱帶魚類、藻類、貝類、蝦類、蟹類、海參、海膽和繁茂艷麗的珊瑚花等熱帶海洋生物。而且西沙群島有不少露出海面的嶼,每座島嶼周圍都有一條帶狀珊瑚沙灘環繞。西沙群島海底旅游資源更加豐富多彩,有瑰麗的珊瑚、美妙的水族,如一座座“海底花園”。水底還有珍貴的文物。
建議稱,要根據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驗收標準要求,在批準取得建設資格后,于2年內完成四大項(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解說系統建設、地質公園科學研究及科普工作和地質公園管理機構與人員配置)14項具體建設項目要求。
相關建議
針對三沙的開發和保護,民建海南省委還提出了多項建議。
打造游弋島嶼間的垃圾處理船
民建海南省委認為,三沙市成立之后,投資者、建設者、工商業者、漁民、工人、游客將蜂擁而至,生產、生活的垃圾、廢物將會大量產生,島嶼、海礁及其附近海域自然環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
針對眾多島嶼只能進行垃圾收集而無法進行垃圾處理的現實,建議在西沙群島開發建設集中的海域打造一艘游弋于各島嶼間的垃圾處理船,垃圾處理船每日要到各主要島嶼的垃圾集中點將垃圾收集到船上,在船上進行焚燒等無毒處理,將無毒處理過的垃圾渣滓、粉塵用于三沙市各島的填海造地。還要強制性規定在三沙市的日常用具使用可降解產品,比如塑料袋等。
開通海口至永興的民航包機
民建海南省委建議,在海口美蘭機場周邊設立后方行政辦公和生活生產保障基地,來自國內外的人員和物資首先匯聚到該基地,然后,人員和物資從美蘭機場以民航運輸方式轉運至西沙、南沙機場,最后以直升機作業的形式從永興機場和將來的南沙機場轉運到鉆井平臺或者輪船上。
建議盡快開通美蘭機場至西沙永興機場的民航包機,打通海南省省會與三沙市的生命交通線,解決人員往來和辦公生活物資運輸急迫需求。同時,盡快啟動西沙永興軍民合用機場的申辦和開通,并盡快開通正常民航航線。
設立多功能電子哨所
民建海南省委稱,三沙市的設立意義重大,在此基礎上,建議在南海各島礁上建設多功能電子哨所,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中國對南海的管轄和控制。
據介紹,多功能電子哨所具有科研、環境監測和災害預警功能。它相當于一個無人班自動化工作站,里面裝配精密的科研儀器,對海洋環境及氣象、水文、潮汐、海洋生物等進行24小時監測,這些監測數據傳回三沙總部,由控制中心再傳給科研單位進行分析。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